智能电网的发展大力推进江苏宝应输变电产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10-7-7 9:59:22 作者:yztpdq 来源:本站 浏览量:5169 【字体: 】
扬州市宝应县作为江苏省输变电装备产业制造基地,发展智能电网产业具有一定的基础和较大的关联度;同时输变电产业要加快升级转型,发展智能电网是最好的契机和方向。
一、客观分析、把握趋势,切实增强发展智能电网的机遇意识
扬州市宝应县输变电产业经过不断培育和发展,已初具规模,成为地方的主导产业。抢抓智能电网机遇,我们既有信心,也感到压力,更充满希望。
1、输变电产业优势是发展智能电网的现实基础。宝应县输变电装备产业具有五大发展优势。产业集中度优势。2009年全县输变电装备产业有规模企业105家,完成销售收入197.2亿元,实现利税总额9.02亿元,分别占全县规模工业总数的51.1%和36.9%。产销规模5000万元以上企业43个,其中亿元以上企业17个。宝胜集团产销突破100亿,2008年再次被评为全国500强企业。产业门类较全优势。全县输变电产业涵盖了输电类、变电类、配电类、用电类等门类的产品。主要产品为超导电缆、风电电缆、中高压交联电缆、变压器、变压器铁芯件、换位导线、高压开关柜、直流电机、聚酰亚胺绝缘薄膜以及电力测试仪器、传感器等。品牌和市场优势。我县输变电装备产业拥有1个中国名牌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36个省市级名牌、省著名商标和市知名商标。“宝胜”牌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产品荣获“国家免检产品”和“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并被评为行业标志性品牌。技术和装备优势。宝应输变电装备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高,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省市级技术中心16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每年开发国家级、省级以上新产品30个以上。该产业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000多人。资本运作和外向型发展优势。全产业拥有a股上市公司2家,即宝胜股份、菲达环保全资子公司。目前已有美国、意大利、瑞典等国家的世界500强企业和知名企业到宝应投资,全产业拥有合资独资企业8家,世界500强有5家。
2、输变电产业急需突破瓶颈转型升级。近年来宝应输变电产业虽有长足发展,但在结构、层次、后劲方面存在很大缺陷,急需升级、改造。电力一次设备整机和成套性不足。目前我县产品多数属于电力一次设备中器材类,缺乏大型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变配电成套装置等发电、输电、配电主系统上使用的电力整机或成套设备,产业内关联度还不大。电力二次设备产品少水平不高。对一次设备的工作进行控制、保护、监察和测量的设备,如测量仪表、继电器、操作开关、按钮、自动控制设备、计算机、信号设备以及提供通讯设备能源的供电装置,目前我县仅有少量企业生产。产品档次大都集中在中低端。不少企业主要以生产配套件、协作件为主,高压产品比重较低,与智能电网的标准、技术要求差距较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急待提高。产业规模总体偏小,产业链条偏短。产业链前延后伸不够、专业化分工不细、产业内协作不多、设备资源利用率不高。
3、智能电网将给输变电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巨大的投资将催生庞大的产业。智能电网的建设会带动大规模投资。预计总投资将超过4万亿元。其投资额的70%以上将转化为设备和材料。这意味着输变电产业未来年均增长在30%—40%左右。特高压产品将出现爆炸式增长。特高压电缆、特高压变压器、电抗器、断路器、特高压开关设备等市场需求猛增。电网智能化产品将成为成长性最快的行业。整个输变电设备产业将全面升级发展。信息来源:k8凯发-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二、明确目标、理性定位,科学选择发展智能电网的行动路径
1、契合大规划,适度超前抢先机。在2009—2010年第一阶段,着力做好规划衔接,参与部分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参与制定部分技术和管理标准。在2011—2015年第二阶段,配合特高压电网和城市配网建设进行特高压整机产品和关键产品的开发,形成系列化、规模化,扩大市场份额。在2016—2020年第三阶段,重点提高输变电产品智能化、成套化水平和深度运用能力,抢占产业的制高点。
2、确定高定位,产业发展求跨越。以构筑全国有影响的输变电装备智能电网产业基地为目标,重点发展特高压输电网设备和器件、智能变配电设备、量测设备、新型电工材料和用户侧智能设备及器件。到2015年全县输变电装备产销规模达到1500亿元,其中智能电网产业500亿元。
3、找准切入点、逐步实施讲实效。发展输变电和智能电网产业,企业是主体,要引导重点企业认真研究智能电网的走势和要求,把握关键环节,选准切入点,务实加以推进。重点发展适应智能电网建设所需的电缆、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断路器、电容器、智能监控系统、隔断开关、中高压智能开关、交直流电机以及电缆附件、电缆材料、铜铝导体等产品。宝胜集团要开发生产500kv超高压电缆、750kv及以上特高压架空导线、大截面(1000mm2)±800kv直流架空导线;加快超导电缆产业化步伐;加快研发电力电缆融合通信功能新型电缆;智能化开发柜、大型变压器等产品。菲达宝开、维尔电气等企业要加强各电压段智能开关柜生产的研发。k8凯发-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等电力测试仪器生产企业要加强在线监测设备、智能电表、充电站用逆变器等产品的研发。宝应电器厂、森萨塔公司开发生产为电网配套的高级传感器的量测产品,如电子式电压互感传感器、电流互感传感器。
三、精心组织、强力推进,落实好发展智能电网的关键措施
发展智能电网产业是一个综合性、持续性较强的浩大工程,需要集各方之力、多方之智,合力推进。
1、坚持规划为先,注重务实可行。结合制定全县输变电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认真编制智能电网发展专项规划,结合国家智能电网建设的时间阶段,制定出产品研发、项目实施、运用发展的时间表。通过组织国家级专家认证,使规划更具可操作性。全县产销规模在5000万元以上的输变电装备企业都要明确本企业重点研发产品、重点实施项目、重点攻关技术难题,参与制定的产品标准等,制定务实可行的规划。宝胜集团、迅达公司、菲达宝开公司等重点企业的规划要进行专家论证咨询。
2、坚持创新为要,强化研发能力。深入开展院企合作。加强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以及东南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科研院所、高校的深度合作,建立技术联盟和课题联攻小组,争取科研成果的优先产业化。每年有计划引进电力系统自动化和软件开发本科以上毕业生50人以上。特别要引进专家级、教授级、院士级的人才,形成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批产品、集聚一个产业的效应。强化参与标准制定。宝胜集团等要积极参与智能电网产业的标准研究、制定和采集,积极参与和争取主持国家标准制定,争取获得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3、坚持项目为王,加强产业招商。梳理包装一批产业项目。对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类产业链进行梳理,围绕现有产品延伸扩链和价值链高端产品、 智能电网切入产品、智能电网研发产品进行研究分析,编制一批技改项目、招商项目和研发储备项目。精心策划产业招商。积极实施招商引资“五个一百”工程,充分发挥现有重点企业和供电、邮电专业部门的作用,重点瞄准国内外相关产业的大公司和大集团,紧盯国家、华东和省电网公司,争取引进一批龙头型、关键型项目。同时每年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招商活动,提高招商效果。积极争取省级、国家级的行业年会、高层论坛在宝应举办,扩大产业影响力。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抓项目抓投入是推进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2009—2015年全县输变电产业包括智能电网产业要围绕“高科技、产业链、大投量”推进项目建设,累计总投入200亿元,实施3000万元以上项目200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0项。每年通过招商引资实施输变电产业项目30项以上,力争新引进国内外500强企业2家以上。
4、坚持平台为重,加快载体建设。明确产业集聚布局。以宝胜电缆城、宝胜材料工业园为中心的意大利工业园和在省级宝应经济开发区新规划区中建设输变电装备产业园,作为输变电(智能电网)产业的主要发展载体,以发展输变电产业成套设备装备、超高压电缆、特高压架空导线、新能源(风能、太阳能)电缆、超高压变压器、智能开关柜、数字化变电站、智能控制与保护系统、电力电子仪器、智能电网用传感器等项目为主。并以安宜工业园和柳堡工业集中区为基础建设输变电产业集中区,主要集聚电磁线、电缆桥架、压线槽、滑能线、导轨、电力金具、绝缘子、电力测试设备、电工绝缘材料以及与输变电产业配套的基础件等产品项目。积极兴办输变电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吸引国家权威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在宝应兴办研发、试验、试制、检测的分支机构。鼓励跨国公司在宝应设立研发中心,为全县输变电企业提供k8凯发的技术支持。信息来源:k8凯发-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5、坚持政策导向,加大要素倾斜。成立县输变电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组织、协调、管理职能,出台行业自律规范,引导企业交流协作,避免恶性竞争,促进输变电装备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设立宝应县输变电装备(智能电网)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主要用于实施输变电领域重大产品和技术专项的研究和开发补贴、共性技术平台建设补贴、重大技改项目贴息以及参与国家标准制定、省级以上运用示范试点项目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