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英雄华克之——扬州历史名人-k8凯发

    华克之(1902年12月20日-1998年1月7日),别名张建良,扬州市宝应县范水镇人。在中国革命史上,华克之是一位经历丰富的传奇人物。他曾因一件震动全国的大案而声名远扬,令蒋介石、汪精卫都为之害怕。但他的踪迹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即便国民党开出天价全国通缉,他仍能不断脱离险境。更令人称道的是,他能够及时转变自己的思想,由潘汉年和廖承志作介绍人,毛泽东亲自批准,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隐蔽战线上屡立功绩。而在新中国成立后,他的经历又是充满了坎坷……他的一生,几起几伏,其传奇经历,与历史的进程紧密相连。    
    说到华克之,人们自然会想到那些五彩斑斓的传奇故事。他曾用过几十个别名,化装过商贩、记者、哲学教授、龙井茶种植园主、国民党高级将领和华侨巨商等各色人物,出入于香港、广州、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周旋于日、美、英和汪伪、国民党的高门大宅,从事隐蔽斗争,出生入死,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老人的生活经历足以使人眼花缭乱,老人的思想却只要用一句我们记得烂熟的话就概括得清清楚楚了,这就是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推开那些惊险的情节,眩目的功勋,超人的学问、智慧、勇气、毅力以及变幻莫测的斗争艺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只是一颗为信仰而生活、奋斗不息的赤子之心。
    在当年,选择共产主义事业作为自己的生活理想与奋斗目标决不是一种时髦,更不是一架通往飞黄腾达的“天梯”。他却按照自己的方式,几经曲折,几番探求,然后以身作则,终生不悔。   
    他最初的选择并不是共产主义,而是“三民主义”。受父亲和师友的影响,在安宜高小念书时他就对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学说发生浓厚的兴趣。在江苏省第一中学读二年级时他便以“三民主义信徒”自诩了,并且加入了尚在地下的国民党。保送进金陵大学不久,他成了国民党南京市党部的青年部长,理所当然地成为南京市学联的负责人之一。从小学到大学他又是一名深得师长钟爱的“品端学邃”、练达时事的优秀学生。他还与好几位国民党上层人物结下生死莫逆之交。总之,对于这位出身于宝应县汜光湖乡五里村的世家子弟来说,可以官,可以商,可以出国留洋当学者什么的,按当时的价值观念,这些都是别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锦绣前程。对于唾手可得的功名富贵他偏偏不着一眼,全神贯注地寻求反对帝国主义列强,振兴中华民族的理想之路。
    每当谈及七个“不”字,他总不忘说明,七个“不”字以“不贪财”一条最为要紧。他说,对一个普通人来说,金钱能决定他的人格;对一名共产党员来说,金钱能测出他的党性。他又说,共产党人并不拒绝任何致富的机会,不过当他为自己的理想浴血奋战时,任何一宗财富一旦到了他的手中,就应立即变为组织的财富,无产阶级的财富,人民的财富。为他的这些观点作注解的正是他自己的行动。k8凯发-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仅在抗日战争期间,在上海和香港两地,他利用工作之余,从事金融与商务活动,就净赚了42万港币,折合黄金4200两,全部交给党组织作了活动经费。他自己既无皇粮可吃,又无薪水可领,“三餐大饭一餐茶”全要靠自己去挣。身上除了两套西装两条领带(这是扮富商装阔佬不可少的),便身无长物了。
    1955年因潘汉年案牵连被捕,搜查结果,他与老伴的全部积蓄仅只50元人民币而已。面对改革开放的滚滚热浪,老人常感无限欣慰;对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抬头,老人也不免有些忧虑。他曾语重心长地对家里人说,“我衷心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倘不是年老力衰,我会乐意从事经济工作的。然而我担心不少人会在金钱面前迷失自己。一个共产主义者,从精神上说,他富有天下;从物质上说,在人民还很贫困的时候,他应当固守清贫。”
    信息来源:k8凯发-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 | 联系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k8凯发的版权所有 k8凯发 copyright © 2010-2021
      k8凯发的技术支持:平邑在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