邗江历史演变-k8凯发

    邗江因春秋吴王夫差筑邗城、开邗沟而得名,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历史上第一次设置邗江县是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新中国建立后,邗江县境属江都县,1956年,由江都县西、南部地区析置。1958年邗江县并入扬州市(县级市)。1963年又从扬州市划出。1983年3月起实行市管县体制,邗江县隶属扬州市管辖。2001年撤县设区,隶属扬州市,现辖11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757平方公里,总人口50万人。
    邗江与古城扬州原为一体,在邗江的西北、北部和东部,有起伏的蜀岗山脉,被历代皇家视为风水宝地,古墓甚多,风光秀美的甘泉山更是汉墓成群,连绵不断;邗江的南部有名传千古的古渡瓜洲,唐代鉴真大和尚第一次东渡日本,便是从这里启航;古运河边,三汊河口有驰名中外的扬州八大刹之一的高旻寺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灿烂的邗江历史文化,哺育了多少名士风流!诸如:“三朝阁老”阮元、“一代通儒”焦循、“一代矿师”朱瑞徵、动物学家陈桢、“金融巨子”胡笔江、“中国的爱因斯坦”束星北、画家施原、书法家孙兰、扬剧艺术家高秀英、丁宝珊等等,他们的才智风范、文品、业绩如丰碑永立,流芳百世。
    邗江人民具有不畏强暴、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在近现代革命斗争中,境内许多仁人志士积极投身革命洪流,献出毕生精力甚至宝贵生命。在1923年爆发的震惊中外的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中,邗江槐泗人曾玉良为保卫工会,率领工人纠察团同反动军警搏斗而英勇牺牲。现在,家乡人民为其立碑,激励后人。抗日战争时期,邗江境内抗日烽火燃遍各乡村。邗江人民自发组织起 “抗日自卫大刀会”,在南部江心洲地区,还建立了巩固的抗日根据地,架起了新四军驰骋大江南北的“江心跳板”。陈毅、粟裕等著名将领都曾在这里留下了革命斗争的足迹。
    邗江区境内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甚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甘泉山汉墓群、隋炀帝陵、阮元墓和高旻寺、瓜洲古渡等。这是可利用的重要的旅游资源。
    [甘泉山汉墓群] 江苏省汉代土墩墓群之一。位于甘泉山周围,今甘泉、杨庙、杨寿乡边境。现存10座土墩墓,大部完好,为汉代广陵国宗室遗存,执有“广陵王玺”的刘荆便葬在其中的双山。2006年6月,“甘泉山汉墓”列为我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隋炀帝陵] 位于槐泗镇槐二村组雷塘。炀帝名广,隋文帝杨坚第二子,公元618年被部将宇文化及杀于江都宫,时年50岁。初葬于宫内流珠堂,后葬于城西五里吴公台下。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葬蕾塘。墓地原有碑,后毁。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浙江巡抚阮元和扬州知府伊秉绶重新立碑。“隋炀帝陵”4字系伊秉绶手笔。1956年10月18日,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将其列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阮元墓] 位于槐泗镇永胜村隋炀帝陵之南。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十二月十六日建。墓旁存有其祖父阮玉堂招勇将军墓,并有石马1匹,石碑2方。阮元是乾、嘉、道三朝元老,曾出任巡抚、总督、侍郎等官,主持文坛风会数十年,被海内外学者奉为泰斗,为一代儒匠,文献大家。
    [高旻寺(塔湾行宫)] 高旻寺位于扬州城西南20公里,古运河与仪扬河汇合处、三汊河口西南岸,今邗江区瓜洲镇境内。相传建于隋,盛于清。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建天中塔,塔旁建庙,称塔庙。康熙帝第四次南巡驻在寺内,御制《高旻寺碑记》,塔庙易名高旻寺。该寺为我国佛教著名寺院。它与镇江的金山寺、四川的文殊院、宝光寺合称我国佛教禅宗四大丛林。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在高旻寺西修建“塔湾行宫”,面积比高旻寺大,有高大的围墙与寺院隔开。咸丰三年至六年(1853-1856年)寺、塔均毁于兵火。同治至光绪初年,恢复寺院。民国年间仍有一定规模。“文化大革命”中遭受严重破坏。进入80年代,高旻寺如枯木逢春,进行大规模修建,1983年国务院将其列为全国重点寺观之一,今天宏伟的大雄宝殿拔地而起,气势辉煌,九层佛塔,巍巍矗立。这座千年古刹重现当年萸湾胜览,松风咏月的盛况。
    [古渡瓜洲] 位于古运河和万里长江交汇处,自唐至清为苏北第一名镇,它的美景和遗存虽历经战火和江道变迁而不复存在。但丰厚的文化底蕴让后人神牵梦绕:“楼船夜雪瓜洲渡”、“京口瓜洲一水间”的诗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传说,鉴真东渡的古渡遗迹等等不胜枚举。如今润扬长江大桥从瓜洲飞跨长江,实现了扬州人百年梦想,今天从瓜洲润扬公园,可以远眺扬子江,领略大桥风姿,感悟古镇昔日辉煌,今日繁荣。
    信息整理: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来源:k8凯发-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 | 联系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k8凯发的版权所有 k8凯发 copyright © 2010-2019
苏icp备10068214号      k8凯发的技术支持:平邑在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