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人正月十五(上灯)的习俗
发布时间:2012-2-5 6:34:50 作者:yztpdq 来源:本站 浏览量:2878 【字体: 】
“灯节”一般是从正月十三到十八日。长期以来,从正月十三日开始,进入节。《望江南百调》中有一首写道:“扬州好,灯节庆元宵。绛蜡满堂家宴集,金龙逐队市声嚣,花鼓又高跷”,就是这些活动的写照。这天晚饭,家家都吃汤圆。
灯节,起源于汉代。原来仅是元宵节,是为祭祀太乙神而张灯。到了唐代景云二年(711),睿(音锐)宗李旦,接受了胡人婆陀的建议,于正月十五日燃灯千盏,并放宽夜禁,让老百姓自由观灯。过了二百多年,到宋太祖(赵匡胤)乾德五年(967),将灯期延迟到十八日。又过约二百六十年,到南宋理宗(赵昀)时,又从十五日提前到十三日。因此,“灯节”一般是从正月十三到十八日。
长期以来,从正月十三日开始,进入灯节。在此之前,凡有出嫁的姑娘,父母(或兄嫂)都要买“麒麟送子灯”送去,叫做“交灯”。
正月十三日叫“上灯”。这天晚上,家家吃汤圆。吃完晚饭,小孩子提着灯笼都出去玩灯。孩子们欢喜群体生活,因此,玩灯时大多是结伙成群的在一起,一边玩灯一边唱:“玩灯的孩子来玩灯了”。孩子们玩的灯有:兔子灯、双球灯、飞机打、荷花灯、藕灯、蛤蟆灯、花鼓灯、西瓜灯、花篮灯等,品种繁多,形态各异。各单位自这天起,也都挂灯结彩,充满了节日气氛。
在农村,旧时正月十三上灯这天,一些村民要为同庄结婚而未生育的夫妇“送灯”。其时,东乡还有派人从子女多的人家偷来一只钵子,连同诸如“麒麟送子”等彩灯一起,敲锣打鼓地送到望子人家,祝他们早早生子之俗。因钵子能盛东西,谐音预祝他们生子存活。这时,被偷钵子之家明知钵子是自己家的,也不加追究。第二年灯节,这对夫妇若生了孩子,便买一套钵子(6~8只),公开送到原被偷钵子之家,感谢发了好吉兆。
从正月十三上灯起,农村各村还在土地庙前竖一至两根三、四丈高的灯杆,上挂一串灯笼(也有挂一圈一圈灯笼形似宝塔的),叫做“桅灯”,每天晚间点亮。西北乡有些地方的村民还要登高望灯,据说能一眼看到七杆灯,就是火神菩萨赐光,可保一年不害眼病,并能免除小灾。“桅灯”直挂到落灯。此俗现在已不见。
正月十五为“正灯”,又称“元宵节”,古称“上元节”。因为它是灯节的高潮,又是正月里的第二大节日,故又称“小年”。这一天,有些地方还搞灯会,开展舞龙灯、挑花担、荡湖船、踩高跷等文体活动。《望江南百调》中有一首写道:“扬州好,灯节庆元宵。绛蜡满堂家宴集,金龙逐队市声嚣,花鼓又高跷”,就是这些活动的写照。这天晚饭,家家都吃汤圆。汤圆,本来只是糯米粉搓成的实心圆宵,后经历代人的加工改进,已经成为内包各种馅心的汤圆。常见的可分两大类:一类是甜的,一般内包芝麻屑、白糖、豆沙、枣泥等馅心;一类是咸的,一般内包菜肉、鲜肉、野菜等馅心。还有“四喜圆宵”,即一只碗内装有四种不同馅心的汤圆。吃完晚饭,不少人走出家门到外面去看灯。整个灯节期间,以元宵节这天晚上的灯最为盛。有些公共游乐场所还举行灯展、猜灯谜。20世纪80年代,扬州市区组织灯展,各机关、工厂、商店等单位,都扎制彩灯按区放置在街道马路两旁。这些彩灯,制做考究,争奇夺巧,形态各异,色彩鲜艳。近年来又运用声、光技术,更显得生动活泼,形象逼真,琳琅满目,引人人胜。观灯人群熙熙攘攘,络绎不绝,不少农村人也进城看灯。封建社会时,每逢正月十五“小年”这天,城里的中、青年妇女要寻伴结伙出门游玩,到庙中烧香。旧有“走三桥”(即在月下行走过三座桥)、“烧十庙香”(到十个庙敬香)之说,说是这样做可以禳灾却病。费轩《梦香词》有“扬州好,年节到元宵,曾许拈香烧十庙,好因却病走三桥,姊妹坐相邀”的记述。家中的饭菜由男人来做,故民间有“懒婆娘巴正月半”之说。郊区西湖乡等地-的农民,还有扎草把到庄稼地里放鞭炮的习惯,叫做“炸麻蝗”,希图吓走庄稼害虫,消除病害,以保庄稼丰收。这些习俗,现均已不见。
正月十八叫“落灯”(养有牛、马、螺、驴等牲畜的人家,到二十落灯)。这天晚上,家家吃面条,俗话说:“上灯圆子落灯面,正月十五过小年”。过了正月十八(或二十)日,灯节就算结束了。
旧社会,正月十三至十五日,农村还有祭“坑三姑娘”的迷信活动。此事都由未婚姑娘进行。三日前,几个姑娘便聚在一起,选好一个老茅坑,去烧香磕头,乞求坑三姑娘到时显灵。“坑三姑娘”即紫姑,是传说中的茅坑神。到了她们约定的时间,几个姑娘便到所选定的地方,在地上铺上草灰,再用一只口上安有银簪子的小撮簸,由两个姑娘各用一个手指顶着,进行扶乩活动,以问一年中自己的运气、庄稼年成、某人是否会得子等情况。《清嘉录》所说“正月望夕迎紫姑,俗称坑三姑娘,问终岁之休咎”,正是指此。此俗解放后已不见。
信息整理: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来源:中国.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