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扬州地方风俗-k8凯发

土地会:传说农历二月初二日是土地菩萨生日。二月初一晚,有些求子心切的人家,便带着香烛、猪头三牲及给土地公公、土地婆婆做的披风,到土地庙去给土地菩萨”暖寿”,以求保佑得子。初二这天,城乡居民纷纷带上祭品、香烛,有的还带了灯笼到土地庙去祭祀土地神,求土地菩萨保佑人口平安、五谷丰登。晚上,土地庙前挂起一串串民众敬献的灯笼。这时,由一群男童(称”送灯宝子”)摘下灯笼送到求子人家。此后,若求子人家得子,便在次年二月二日到土地庙还灯。建国后,土地庙逐渐被拆,土地会亦随之消失。
三茅宫庙会:农历三月十八日是湾头三茅宫庙会。三月十七日晚,便有平时有病有事烧香求保佑的农民,穿着大红衣裳,带上供品和香烛,到庙中去给三茅菩萨”暖寿”。十八日的庙会由各会馆轮流主办。每逢出会,前面大铜锣开道,接着是竖长方形的彩色旌旗在两旁,大号走在中间;跟着由边跳跃边前进的马披开道,尾随其后的是人抬的大香炉,供人们向里投香,香炉后由大、小班子喝道,后面跟着三茅菩萨神驾,神驾后跟着青、黄两条龙灯,随后是都天菩萨、瘟神、财神塑像,香客和秋千架、舞狮、挑花担、荡湖船、河蚌舞、踩高跷等杂耍队伍,还有各班锣鼓尾随其后。浩浩荡荡的队伍从严桥三茅宫出发,直到湾头镇东岳庙。一路上,每遇群众放鞭炮迎接,三茅神驾及各菩萨塑像都要停驾驻足,接受各界人士的焚香叩拜,各种杂耍队伍要停下表演献技,各班锣鼓也要打出诸般曲牌。三月十八这天,还有不少卖各种吃食、诸般农具、各样儿童玩具的小商贩和各色江湖杂耍班子,集聚在三茅宫附近和湾头镇上,给庙会增添了几分商业气氛和几处玩耍场所。1985年,三茅宫被拆除,庙会停止,但农具物资交流会却沿袭了下来,只因其他交通不便,便将会址移到公路边的田庄。后因买卖人多,妨碍公路交通,1985年又将会址移到湾头镇,会名叫”扬州市湾头镇物资交流大会”,但群众习惯,仍有称其为”三茅宫庙会”的。
观音山香会:观音山香会起源于明代,兴旺于清代。据农历六月十九日是观音菩萨得道之日,这天 观音山香火最为旺。亦为扬州最盛的庙香会。届时,北起滨海,南到苏南乃至沪皖等地香客,亦陆续赶来进香。十八日晚即有人上山敬香,十九日天未亮即有人到寺里烧头香。所有的进香者都身穿清洁的青色衣裤,膝绑草纸等软物,肩背写有”朝山进香”字样的黄色香袋,手持红色小木凳,东路从长春桥,南路自五亭桥,西自司徒庙,西南路自念泗桥,拥向观音山。亦有乘船直抵平山堂脚下的。不管从哪条路来,所有香客都按先来后到自行成排的用小木凳做拜垫,三步一磕头,直磕到山门或庙门,再进香烛敬香,躬身跪拜。敬过正香,有的给佛前长明灯施舍灯油,有的献长幡,有的献幔帐,有的给观音佛像献披风。也有给僧人献素果、糕点等食品的,谓之”结缘”。然后到天王殿外”梵天寺去烧香,以敬寺外诸方神灵,最后买上一束茴香草带回,以”还乡得福”。再步行或乘船离去。这一天,有时还举行庙会(不是每年都有)。庙会这天,从城乡各方抬来的、内有观音塑像的神往观音山,轿前由四面大铜锣助威,再由疯狂跳跃的马披前香客队伍尾随神桥之后。逢庙停轿烧香”告庙”;遇桥鸣放鞭炮”报桥”,逶迤数里,缓缓行至观音山。每逢香会期,观音山乃至平山堂下的东西路边,遍搭布帐、凉棚,昼夜出售香烛、茶水、食品和小玩具,还有测字、相面及各种江湖杂耍人等夹杂其中,一时繁华喧闹,盛于城内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切实执行,每逢六月十九日这一天,前往观音山的香客和游人都在5万人以上。据有关部门统计,1989年这年的香会期,出入观音寺庙门的人达15万之多。
东岳庙会:旧时扬州城里的东岳庙有两座:一在今师附中对面巷内,一在湾子街。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是东岳庙会(旧城,后移新城)。出会前一天即进行排衙(彩排),二十八中午,随着三声炮响,东岳庙钟鼓齐鸣,16个人抬着东岳菩萨起驾。前面由两面大铜锣和两支长号引路,金瓜斧钺开道,引行,香烛和民族器乐队伴随,左右有判官和四值功曹扶卫,后面有各方抬来的彩亭和龙灯、湖船、高跷等杂耍队伍随巡行城里各主要街道。沿途有各方搭的辕门神台,供神驾一路上,群众焚香叩拜,鞭炮乐声不停,杂耍此起彼伏,街边游人。直到夜晚,方燃起灯笼火把回庙。此庙会解放后绝迹。

 

| | 联系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k8凯发的版权所有 k8凯发 copyright © 2010-2021
      k8凯发的技术支持:平邑在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