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是灯谜的风水宝地,从唐代开始,有关扬州灯谜的故事就远近流传。迨至明清,扬州谜人辈出,佳作纷呈,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被誉为“竹西谜艺,独步一时”,其谜艺迄今犹为南北派谜人所推崇。
“大明寺泉水之谜”是唐代灯谜的代表作品,它以构思奇巧、语言流畅、寓意深远的特点,被评为离合体字谜中的压卷之作。故事出于唐代传奇小说《玉泉子》:唐懿宗咸通年间,淮南节度使令狐陶镇守扬州。有一天,他带了一班僚属和宾客去古刹大明寺(今存,位于扬州城西北郊)游赏。进入寺院西廊,看见廊壁上题了一首四言诗,写道:“一人堂堂,二曜同光。泉深尺一,点去冰旁。二人相连,不去一边。三梁四柱,烈火相燃。除却双勾,两日不全。”令狐陶等人看了半天,不解何意。内中有个年轻的聪明人叫班蒙的猜出来了。他说:“一人不是‘大’字吗?二曜指的是日月,‘日月同光’不是‘明’字吗?‘尺一’就是‘十一寸’,不是‘寺’字吗?点从冰旁去掉不是‘水’字吗?‘二人相连明明是个‘天’字,‘不’字欠了一边,就变成了‘下’字。‘三梁四柱’加上烈火相燃,就拼成了无字。两个‘日’字除掉‘双勾’,就变成了‘比’字。合起来不是‘大明寺水无下无比’八个大字吗?”众人听了才恍然大悟,一致赞赏这条谜做得奇妙得体,遗憾的是至今不知它的作者是谁。毫无疑问,由于这条谜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大明寺泉水的知名度,同时这条谜也成了扬州谜艺的滥觞。
明季,扬州出现了一位著名谜家叫马苍山。这位落魄的士人将前人的猜谜之法结合本人的设想,经过反复揣摩,大胆改进,创造出“广陵十八格”,这是中国灯谜有格的开始。据有关书籍记载,广陵十八格为会意、谐声、典雅、传神、碑阴、卷帘、徐妃、寿星、粉底、虾须、燕尾、比干、钩帘、钓鱼、含沙、鸳鸯、碎锦、回文等。广陵十八格极尽文字腾挪变化之能事,它的创设不但增添了谜趣,而且扩大了谜材,增加了灯谜的容量,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马苍山自此被尊为“谜格之祖”。此后三百多年来,谜格越设越多,最多时竟达三百余格,使人望而生畏,以致于又逐渐衰亡。唯马苍山所立之“十八格”巍然独存,依然被发扬光大,被奉为“谜格之正宗”。
例如“卷帘”格,它要求谜底必须在三字以上,而且应该从后向前倒读,方可成为真正的谜底,其法如珠帘之倒卷。设谜面为“峨嵋”,打成语一;注明“卷帘格”。猜者从谜面得知谜底之意为“(四)川大山民名”.再依格法从后向前颠倒,即成“名山大川”,这就是我们要得到的谜底。卷帘格谜之底颠倒皆可成文,无割裂拼凑之迹,有回环旋复之趣无怪乎后世谜家誉之为谜格中“最为神妙者”。可见一经谜格之助,许多谜材即能化腐朽为神奇。马苍山的谜格之制无疑将中国灯谜推入一个新的境界。
我国谜社之设源于南宋,最初称为“斋”,乃是一批民间艺人,利用猜谜形式,进行表演,以赌赛钱物。因此这和后来纯从兴趣出发,用以自娱的文人或市民的业余灯谜结社组织,似乎还有所区别。然而由此便产生了谜社。但早期的文人谜社比较松散,人员不固定,作品极易散失。有些则只能称为“雅集”或“谜会”,例如明代诗人黄周星曾与诗朋文友在扬州平山堂下建“木兰亭社”,诗酒唱和,创灯谜酒令以佐觞政。在这里,灯谜仅作为遣兴或雅集的一种手段,还没有严密的组织和社章,自然不能算作真正的谜社。
宋元以降,在全国能够有文字可考,组织健全,有作品传世的正规谜社,大概要数诞生于明季扬州的“广社”了。广社的灯谜作品集子也叫《广社》,今有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传世。在《广社》一书的目录后面,赫然载有“社坛伟隽”,亦即社员人名录,共有33人,可谓人材济济。第一位名陶邦彦,字司直,秦邮(今高邮)人,身份是子衿,亦即秀才。第二位名徐鼎勋,字扩生,邗江人。最末一位叫弟云鹏,字文翼,未写籍贯。从人名录中可以看出社员多为广陵、邗江、甘泉、芜城、竹西、扬州、廿五桥、海陵(今泰州)等地人,几乎不出今扬州辖境,基本是个扬州人的组织,社员身份多为秀才一类的下层知识分子。
谜书《广社》收谜社诸人谜作六十余则,可能该书当时仅作为灯谜爱好者的工具书或猜谜指南的缘故,所收谜作不多,否则三十余人的谜作当不止此数。但为符合“洞幽达微”、“寻声觅影”之宝录的要求,所载谜格和谜体却有十余种,分为无缝锁、滑头禅、连理枝、两来船、玄明伞、玉连环、夹山夹海、锦屏风、辘轳、包意、曹娥、拆字、问答、词格、画格等。内中有些谜体或谜格已被岁月淘汰,有的如包意(今称会意)、拆字、曹娥等格尚沿袭不衰。《广社》的谜作猜射时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根据谜面信息,先要猜出一个过渡(中介)谜底,然后再以谐音(多为扬州乡音)翻成字数与之相等的真正谜底。这种利用谐音扣合的灯谜,在明代相当流行。例如被称为“无缝锁”的谜格中有一条谜,谜面为“溪松清秀尽新斜”,猜店铺的门联一句。从谜面文意先猜作“路柏桠青涸顶横”,然后再以扬州方言翻成谐音字“鹭白鸦青鹤顶红”,这就是所要求索的真正谜底。但这谜底规定必须七言,以便与谜面对应。从前油漆店常以“鹅黄鸭绿鸡冠紫;鹭白鸦青鹤顶红”的门联作为标识。由于此类谜底需要有中介,且最后得用扬州话翻成所求谜底,加之“方音易变,异地难通”,这样的谜格推广开去不免会遇到困难。
比较起来当以《广社》中所载包意格最富生命力。《广社》在此格上载有一谜,谜面为“玉门山气连天远”,猜三国人名,谜底为“关云长”。此谜谜面雄阔典雅,“玉门”扣“关”,“山气”为“云”,“连天远”扣一“长”字,底面关合均极工切,是广社中的佳作,至今为人们所传诵。
广社的谜作和猜射方法对清代谜坛影响甚大。清代康乾年间的词人费执御在他的《梦香词》里曾经这样描写广社的流风余绪:“扬州好,灯虎巧三番。字字单圈无缝锁,团团一个滑头禅,广社有真传。”“真传”二字使我们不难想象该书为当时谜人珍视和赞颂的程度,也可使我们窥见当时淮扬流行不衰的广社谜风。《广社》一书不仅可以作为我国较早的猜谜工具书载人谜史,同时还将以我国较早有文字记载以灯谜自娱的社团载人谜史。
清初扬州作为抗清的营垒而遭到血腥的屠戮,谜坛一时沉寂无闻。但是康乾以后,由于扬州再度成为运河线上漕运和盐运的中心而兴旺起来,商业的繁盛激发了市民对文化的渴求,加之盐商们为附庸风雅,“各出其羡余之财从事玩好,期相夸耀”,为谜会和谜社推波助澜,提供赞助,扬州谜社重又出现,其中名气最大、影响至深者,首推“竹西春社”。
竹西春社是一批市民阶层出身的文士自发组合的灯谜社团。有《竹西春社抄》七册,共三百五十余条谜传世。其中著名的谜家有爱素生、委宛山人、潘光、汪廷模、汪立亭、闵土双、张厚安、王惠隆、闵恒、简应恒等十余人。春社的出现打破了谜坛长期沉寂的局面,提高了灯谜的艺术质量和社会地位,使灯谜愈益深入文士的书斋和豪绅盐商的庭院,“打灯谜”一时成为淮扬区域风雅的时尚。
春社的谜作多为“诗谜”和“复句谜”,“单句谜”仅占十分之三四,说明其时的谜坛仍然咏物诗谜和文义谜并重,还没有截然分野,这和《红楼梦》中出现的谜有相同之处。春社的复句谜多为“新赋格”谜,这是一种未之前见的谜格,即谜面多用白字,猜射时必须先把谜面的诗词翻译成同音的白字诗词(部分白字亦可),然后再根据其诗意猜出谜底。例如一首题作“戒友”的诗,谜底却要求猜一种鱼名的谜写道:
簇簇花舆入市尘,绕栏穿柳觉新鲜。
劝君莫对秋风忆,此是前林老妇人。
粗看谜面好像是规劝友人莫要寻花问柳,但如果将谜面中部分关键字以同音字代替,谜底就豁然开朗了(注意谜中带着重点的字):
簇簇花鱼入市廛,绕篮穿柳觉腥鲜。
劝君莫对秋风忆,此是潜鳞老妇人。
(谜底:鱼季 婆子)
鱼季 婆子是扬州人对鳜鱼的俗称,一种形似鲈鱼有花纹的鱼类,味颇鲜美。谜人先写要猪的是一种可以在市场上见到的花鱼,常用柳枝扣系着放在竹篮里出卖。但谜人提醒猜者这不是令当年张翰见秋风起而思归的江南鲈鱼,而是鱼类中俗称叫“婆子”的鱼季 鱼,这样“鱼季 婆子”的谜底就跃然纸上了。
春社的单句谜多为“朝阳格”谜。此谜谜面限定为七言诗句,谜底字数不限,但其真正谜底,必须是原底的同音字。也就是说,此种谜刚好和新赋格相反,新赋格是谜面白字,朝阳格则是谜底白字,但不一定全白,也不似广社中的无缝锁格谜底限死七字,因此更为自由灵动,当然也更受人欢迎。故嘉道年间,扬州的朝阳格谜竟然使淮上谜人“薰染邗风,竞起仿之”,可见影响之深广。一本署名“邗上蒙人”的世情小说《风月梦》,是道光年间的作品。在此书的第十回,作者花了两三千字的笔墨,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代中叶扬州人猜谜的生动场景。令人惊奇的是,这个被称为“红梅馆”谜会的谜作,数百张谜条上“皆系写的七个大字”,居然全是“朝阳格”谜,作者还不厌其烦地列出其中一根麻线上悬挂的32条“朝阳格”谜的谜面。例如其中有一条谜面为“黄金方可救燃眉”,打旧历书中的一句。从谜面用反扣法猜出谜底乃“银不济事”之意,然后再从历书中寻出同音词句的真正谜底为“寅不祭祖”,意为“寅日这一天不适宜祭把祖宗”。这是一条谜底部分字为同音字的谜,其中“不”字为原底所有,未予更动。再如谜面为“花枝须插女人头”,猜用物一,朝阳格。从谜面得知底意应为“汉焉戴”,意为“汉子怎么可以将花戴上头呢?”然后再代以同音字“旱烟袋”,这方是所猜用物的谜底。其谜底三字则全部为白字。“朝阳格”谜之所以风行一时,在于它取材较阔、容易觅底,只要谐音就行。前代读书人都会哼两句诗,创作七言一句的谜面当然毫不费力,加之此谜必须使用谐音,谜底有时会出现令人意想不到的愉悦和趣味,故不迳而走。
竹西春社为扬州谜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光绪年间至民国初年又有“竹西后社”继起。后社阵容坚强,谜人林立,在谜史的研究,谜艺和谜论的探索方面,均有重大突破和发展,创作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它同当时北平的“北平射虎社”遥相呼应,相互辉映,堪称谜坛上的双子星座。
竹西后社现今可考的谜人多达三四十人。其中有本地人,亦有客籍扬州的谜人,真可谓兼收并蓄,济济一堂。其中不少人为当时知名学者、诗人和书画家。例如刘谦甫、刘诚甫昆仲和其侄刘继侯俱为仪征刘氏族人,以经学传家,名重于世。高芸生、吉亮工、吴召封为著名书画家。而竹西后社社长孔剑秋,还身兼清末扬州著名诗社冶春后社社长之职,是海内闻名的诗人。后社的谜人中,最著名的有八位,被称为“隐中八仙”,冶春后社诗人谢闲轩曾作《隐中八仙歌》以咏其事。其八人为孔剑秋、孙笃山、汤公亮、吴恩棠、方六皆、祁甘荼、郭仁钦和陈天一。此外,如吴珏、江光裕、方问清、阮拾珊、高乃超、施训生、汤裕曾、杜召棠等亦是个中之佼佼者。在这里顺便提一句,后社谜人虽然最活跃的时期是在光绪年间到民国初年,后由于战乱和部分谜人为生计所迫离扬而一度衰减。但本世纪20年代初,诗社冶春后社和谜社竹西后社重又复振,其中新添了一位诗人兼谜人、周恩来总理的堂伯父——周峋芝先生。周峋芝名嵩尧,原籍浙江绍兴,1873年生,系周恩来祖父周攀龙先生的侄子,清仪征知县周霞轩的儿子。峋老“才气纵横而英华内敛,长于骄体文、古近体文及公牍,”且“语多滑稽,闻之捧腹”。他参与后社的诗钟与灯谜活动十余年,直至抗战前方歇息(峋老1949年后被周总理迎养,仙逝于京都)。
后社谜人谜宗“大包意”(即会意),主张制谜需“典、浅、显”,“俗不伤雅”,故所作虽典雅而不晦涩,颇受市民欢迎。如浓缩《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回“鸳鸯女殉主登太虚”故事为面:“惊倒珍珠,吓坏琥珀”猜《诗经》一句“鸳鸯在梁”;以“囊扑二弟”猜《西厢》一句“闷杀人也么哥”;以“饭后钟”猜四书一句“是播其恶于众也”;以“孟尝客虽多,而情有独钟”猜七言唐诗“三千宠爱在一身”等,皆可谓通俗风趣、典而不僻、耐人寻味之作。
尤为可贵的是,日寇侵华,后社谜人以灯谜作武器,创作了一批抗日谜。如“灭倭乃民意”,打五言唐诗一句,谜底为“落日故人情”;以“神户未可往”猜俗语一句,谜底为“进不得庙门”。前者指出日寇的必然垮台乃民心使然,后者对汉奸作出了忠告,劝他们切勿认贼作父。这些谜在当时产生很大反响,并受到人们的欢迎和赞赏。
竹西后社谜人们的活动场所很多。据记载,在扬州中心地带教场附近的有龙芽茶社和可可居酒家(后改称惜余春);沿扬州城北风景区一线的则有史阁部祠、小秦淮之香影廊茶社和瘦西湖之徐园,个人的宅院则有郡西的曹氏别业、流水桥的小霓裳仙馆和阮元后裔的家庙等。“每当花朝月夕,辄有文虎之会”,特别是中秋或元宵之夜,受到商会或社会名流赞助的谜会,猜谜人群摩肩接题,击节叹赏之声此起彼伏,其声势和场面均极壮观。
竹西后社谜人谜作丰富,可惜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地经兵燹,不知遗稿遗落何所”,大量作品(特别是后期作品)散失,其中也包括周峋芝的谜作,这是十分令人遗憾的事情。现在尚可见到的谜论与谜作有:《悔不读书斋谜稿》二卷(吴半村著)、《惜今轩说谜》(孙笃山著、陈天一辑)、《心向往斋谜话》二卷(孔剑秋著)、《埋 集》(孔剑秋辑)、《竹西后社谜剩》(陈天一辑)、《隐语萃菁》(吴半村辑、孔小山等定)、《北平射虎社谜集》(内收竹西谜家孔剑秋、孙笃山、祁甘茶、汤公亮四人部分谜作)等十余种传世。
抗战胜利后,原旅居上海加盟沪间斑斓社的扬州谜人田式(田润嘉)回扬,以二王馆主的笔名在扬州的报纸上发表谜作,并且在1948年5月与同好在《苏北日报》举办过一次《文虎征射赛》,出谜50条,猜射者近百人,这可算是1949年前扬州谜坛的一次微弱的回光返照。
国运隆,谜事兴。粉碎“四人帮”后,竹西谜艺重新复苏,并且再度焕发其独特的魁力和光彩。1979年国庆,为振兴竹西谜坛,扬州市工人文化宫成立灯谜组(后于1989年国庆节改组成职工灯谜协会),有成员二十余人,编有《维扬灯虎》、《广陵灯虎》谜刊,从事竹西谜史、谜艺的探讨和灯谜的创作。1983年5月,灯谜组与文化宫举办有江苏省八市和华东地区部分知名谜人计一百二十余人参加的《竹西谜会》,扬州地区有灯谜爱好者数千人赴会参射,悬谜数千条,盛况超越前代。《新华日报》、《新民晚报》和《知识窗》等报章均载文纪胜,江苏广播电台还对海外作了广播。1992年9月中秋节期间,扬州市政府于瘦西湖举办金秋赏月会,扬州市职工灯谜协会与文化园林部门于瘦西湖公园专辟谜厅,使中外游客在观赏扬州二分明月之余,又能领略竹西谜艺的风采和情趣,猜谜者近万人。《春江花月夜》系唐代扬州诗人张若虚的杰作,有孤篇压全唐之称,此次谜会上扬州谜人将全诗36句全部编撰成谜,列为专题,悬诸谜厅之壁,此情此景,月谜并佳,为人乐道,其中如“斜月沉沉藏海雾”猜地名“蒙阴”,“今夜谁家扁舟子”猜聊斋目录二“河间生、胡氏”等,即使置于竹西前贤佳作之林,亦无愧色。改革开放20年来,扬州市职工灯谜协会除坚持于每年元旦、春节、元宵、五一、国庆于文化宫、企业、商场等处,举办创作谜会外,还频繁参与国内谜坛举办的大型谜会和谜事活动,并曾在上海《春申谜会》、合肥《沪州谜会》、武汉《黄鹤谜会》、桂林《漓江谜会》、苏州《姑苏谜会》、宝鸡《陈仓谜会》、浦东《红楼谜会》等著名谜会中获团体奖、创作奖和猜射奖。谜人们富有时代气息的谜作和谜文经常发表于《新民晚报》、《智力》、《知识窗》、《文化娱乐》、《中国谜报》、《扬州日报》等报刊,被结集于《谜海》、《现代灯谜精品集》、《中华当代谜手佳作选》、《佳谜鉴赏辞典》等权威谜集之中,扬州谜人已成为中国谜坛上一支不容忽视的劲旅。
“朵朵谜花齐放日,广陵到处话新题”,扬州灯谜正以其新的辉煌超越前代。信息整理:
k8凯发-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