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垛地名的起源与传说-k8凯发

鲁垛起源
      地名起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明朝洪武年间,苏州阊门鲁氏三兄弟被赶散至苏北宝应,老大在下舍鲁家大舍落户,老二在鲁庄定居,老三则在(鲁垛集镇)境内一土垛上搭棚立户,垦荒种地,繁衍后代,形成村落,取名鲁垛。
      明代诗人朱应辰在《三湖曲》中云:“指顾陶家林,来从鲁家垛”。从诗中不难看出当时的鲁垛已成为宝应比较有名气的乡村集镇。历史给这方土地浓厚的色彩,岁月磨灭不了它坎坷的印迹。在现代发展的大潮中,鲁垛这方热土正彰显她迷人多彩的风韵。
      古镇标志建筑之一就是民国15年建的鲁氏祠堂,位于现在的镇中路。“从明洪武年间三兄弟搭棚立户,到民国时期鲁氏家族人丁兴旺,这时的鲁垛已经非常热闹。”鲁垛镇文化站倪站长说,“祠堂有东西厢房各两间,前进两间,中间两道门直通天井至后堂,过道上镶嵌的石碑记载着鲁氏家训等。”对当地历史十分了解的徐乃洵老人回忆,1945年开始,祠堂先是被私营商业主刘国梁用作开糟坊,其后又被改为鲁垛供销社用房,好多年过去,祠堂已被拆除,前几年,这里建起了居民区,再也不见祠堂的影子。
      据当地人说,祠堂一带是当地最为繁盛的鲁垛老街。前后原先都有小河,其中一条是附近城镇的主河道,直通大运河。“从前,还常有船只往来,如今随着附近向阳河的开挖,这条河逐渐闭塞了。”徐老回忆,天长日久,闭塞的河道内已经长满杂草,还有几株野生的扁豆。
      徐老介绍,作为建国初期的中心集镇,鲁垛辖区内建有粮库、中学等,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粮库,当地人都称它为无梁殿。“因为它是一座高25米到30米的建筑,中间无屋梁,不分层,上面有通风的窗户。”徐老说,现在,这一仿苏建筑仍然伫立在一片稻田当中,在当时的鲁垛地区,这样的建筑可以说是相当宏大。
     “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粮食紧张,买粮食都需要排老长的队。”徐老笑着说,现在这里基本上不存放粮食了,听说被一些养殖户租去改养兔子了。
鲁垛传说
       石头人,百年守护者
       徐老介绍,在鲁垛镇石东村,伫立着一个相传清朝年间所立的石头人。沿着河道边的泥泞小路,走进一户村民家中,院子南边的三岔河口上,立着一个造型古朴的石头人。当地村民何先生说,他们家在这里住了好几代了,据他所知,石头人在这里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
      传说,这里居住着何、冀二姓人家,有一条小河,架设的一座小木桥直对何家大门。某日,一风水先生路过此桥,对何姓家人感叹地说道:“庄上南边有一道向东西北三个方向的河口,直对你家宅地,河何相冲,对人丁不利,要治度为安。”风水先生指点,可以用石头刻一人像,立于门前,石人面对三岔河口,挡住恶气,消灾免祸,何姓人家照做。这附近的地名也因此被叫做了石东村、石中村、石西村。
      过去的三岔河,其中一条已经堵塞,河道的位置也已经改变,唯有石头人始终不变地伫立在河边,守护着村民。

陶林十景
     “庙枕九龙”故址犹在
      倪站长说,在他小时候,鲁垛陆上交通不发达,出门去宝应去扬州无不靠船,“这里到处都是水,深深的芦苇荡,出门三步两桥,出去一趟很不容易。”倪站长回忆,乡亲们把行李压在肩上、拎在手里,用竹篙撑着小木船走亲访友去了。船桨划过,水面泛起阵阵涟漪,小木船在亮晶晶的水路上,静悄悄地走到了现代,逐渐消逝在岁月的长河中。
      因为水多的缘故,鲁垛一带有着与龙有关的地名——九龙口。徐老说,到鲁垛镇就不得不到九龙口去看一看,九龙口位于陶林村的成子河(今宝沙河),这里有一个圆形的大土墩,周围有九条河集中交汇于此,呈“九龙戏珠”之势,因此这里被称为“九龙口”,土墩被称为“九龙墩”。“原来这个土墩子上建有一座关帝庙,因为常有水患发生,土墩经常被淹没,为了祈求龙王镇水,当地绅士将关帝庙改建成大王庙。”徐老说,相传此庙重建以后,这个土墩从来没有被淹没过,这就是“庙枕九龙”的传说。后来,大王庙在战火中被毁坏。
      湖水轻抚着岸边,一道石桥连通了陆路与九龙墩。倪站长介绍,由于陆上交通的开发,九条河道中有五条已经堵塞了。站在九龙墩上放眼眺望,远处偶尔浮现河中小岛,四周碧波荡漾,仍能让人联想到它曾经四处畅达的情形。
      陶林村作为鲁垛镇最大的村,清代就曾有诗人写诗盛赞“陶林十景”,在陶林村民的家谱上,也对陶林这十处优美的景观有着详细的记载,包括庙枕九龙、楼映双桥、桑林唤渡、榆垛春游、雪映窑港、月寄池塘、长川帆影、两寺钟声、柳堤蝉韵、荻岸飞鸿。
      现在,陶林十景大多已不存,除了“庙枕九龙”,“楼映双桥”也有迹可循。“楼映双桥”所指的平安桥,就在离九龙口不远的街上。相传,明成化年间,陶林民众在成子河上建一大桥,为木质结构,桥两头各建一座凉亭,供行人歇息,晚间亭上有灯照明。两座凉亭倒映于清澈的河水之中,景色十分优美,清代诗人赞之为“楼映双桥”,便是指两座凉亭倒映水中的情景。传说清代诗人陶徵(又名澄)来陶林游览,在此桥遇见一位仙人,故取名遇仙桥。后陶林百姓为祈求平安,遂改名为平安桥,光绪8年(1882年)重修。“1954年后毁坏,木桥已经不存在了。”徐老说,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座石板铺就的拱桥是后来重建的,上面铺着条石和青砖,倒也有几分古朴的样子。桥两边的凉亭早已被居民屋舍所取代,水中再也倒映不出两座凉亭,只有一片树丛倒映在水中。

鲁垛地理
      水域广阔,气候宜人
      鲁垛镇位于宝应县城东南20公里,地形属里下河中部低洼圩区,地势低洼,水网密布。东有广洋湖、西北有三里荡,宝应大河(成子河),向阳河(朱马河)流经东西,三横河(营沙河)、二横河(芦东河),贯穿南北,荡滩、河道、滩地占全镇总面积27.4%,水上资源、土地资源、林木资源较为丰富。境内气候宜人,水域广阔,阡陌如绘,长堤环绕,绿树掩映,百鸟欢唱,生态秀美,集镇东首的“九龙口”和“大王庙”风景独特。这里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农作物、瓜果作物和水生作物等,包括稻、麦、油菜、蔬菜、梨、草莓、西瓜、荷藕、菱角、慈姑、水芹等。水产品养殖主要有鱼、虾、蟹、甲鱼等。


 

| | 联系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k8凯发的版权所有 k8凯发 copyright © 2010-2019
苏icp备10068214号      k8凯发的技术支持:平邑在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