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城南旧事-k8凯发

春节期间,回了趟宝应。尽管时间很短,但还是抽暇四处走一走,看了看,感觉宝应的变化挺大的。城市变大了,马路又漂亮了。最令人欣喜的是,曾经消失了很长时间的电影院,在安宜镇街头又喧腾起来了。
“宝应大众电影院又重新开张了!”新年回到宝应,外甥毛毛就告诉这一则“天大”的喜讯。外甥知道我喜欢看电影,儿子蒙蒙在我的影响下,也是一个电影迷,但凡影院上映的大片也是每片必看。
兴冲冲地跑到大众电影院一看,原来的电影院已经被改造一新,如今叫世纪影城。在我的印象里,安宜镇最多的时候有5家大型影剧院,大众电影院、宝应影剧院(俗称大会堂)、人民剧场、宝淮影剧院、城东影剧院,其中,当数大众电影院档次最高,也是一家最纯粹的电影院,我依稀记得电影《小街》、《索伦河谷的枪声》、《罗马假日》都是在这家电影院看的。人民剧场因为离家最近,一部《少林寺》我在这里看了四遍。
八十年代后期,随着录像厅的兴起,加上电影片源匮乏,安宜镇上的人民剧场、宝应影剧院、城东影剧院等影剧院陆续关张。宝淮影剧院则因为宝应是淮剧之乡的缘故,靠淮剧支撑着,也是唯一保存着的影剧院,但更多的是唱戏比放电影的时候多。
每次回家,路过大众电影院,总听不到电影的放映声。有时,我甚至去推售票窗的小门,希望能从里面伸出一只递票的手。没有电影看,这种失落情绪持续了很多年。
所以,大众电影院改造一新,内设两个普通厅和两个3d厅,对一个骨灰级的影迷来说不啻是一个好消息。但电影票却很贵,没有像扬州时段或其它优惠。影城的工作人员告诉我,电影院是年前刚开的,目前宝应就这一家电影院。好在孩子们可以半价,上初一的毛毛做东,请蒙蒙看了场电影。如果我没有记错,这应该是儿子出生12年来在故乡看的第一场电影。
儿子在看电影,我便信步在安宜镇老城区闲逛,两个小时下来,我从安宜镇西南走到了东北,足足十里路。起初也没有想步行,只是想去看看我小学的母校,因为今年是农历龙年,而我的母校又在龙王庙里。
学校所在的巷子叫龙王庙,我们当初上学的时候就在龙王庙的庙堂里。我只记得,那时候的教室内采光不好,尽管屋顶上有天窗,平时上课的时候还要开着200瓦的日光灯,坐在边上的同学看黑板很困难,看老师的解题都是要站起来向前探着身子,以避开那两名学生才能合抱的柱子。
学校最早叫东方红小学、后来又叫过航运小学、交通小学,再后来并入城南小学。现在,龙王庙的旧址上是城南小学幼儿园。
龙王庙原是船民子弟小学,因离父亲工作的单位近,父亲也没有讲究将我们兄妹三人全送到了这里。在我的记忆里,龙王庙除了柱子粗,还有一个就是墙厚,下雨的时候,一个门口可以站上五六名学生。龙王庙院内有一口古井,晴天时水质清澈,阴天则井底翻滚,船民们便以作为行船的晴雨表。龙王庙虽然不大,但乾隆皇帝却为庙宇题写了“宣节汇诸河,功兼济运;往来资万舸,利在恬波”的对联,也应不可小觑。
遗憾是,龙王庙后来竟然被拆除了,原先的校址上起了栋与老城区格格不入的楼房,龙王庙只剩下学校对面生活区门口那块瓷门牌“龙王庙4”。我记得生活区内有一个姓史的保姆,照顾着一帮住校的船民子弟起居。我在院子内转了一圈,也没看到有人出来,转念一想,她或许早该退休了吧。从龙王庙向左拐出来,后街便是罗巷口。
罗巷口原是一条水街,在青石板下有一条暗河,走在上面,便能听到下面的潺潺水声。在没有自来水的时代,水街更像一条“水龙”,环绕着龙王庙将清澈的运河水送到巷子内的每一户人家。如今,青石板已换成了水泥板,而下面的“水龙”似乎和龙王庙一样也悄悄地销声匿迹了。
儿子的电影散场了,一家人又火热地团聚在一起,喝着年酒。举着酒杯想,人生何尝不是一部电影,坐在影院的时间短,慢慢咀嚼回味的时间长。
信息整理: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来源:k8凯发-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 | 联系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k8凯发的版权所有 k8凯发 copyright © 2010-2019
苏icp备10068214号      k8凯发的技术支持:平邑在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