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神话 宝应运河大桥-k8凯发

    安宜宝塔何处去?闻说仙人背秦邮。
  如今神话成现实,宝应大桥出扬州。
  玉带横空千车过,长虹卧波百舸流。
  尉迟敬德当惊叹,古城又写新春秋。
  民间传说古代宝应高邮各有一座宝塔,半仙张邋遢用大糠搓根绳子,把宝应塔背到高邮去了,从此高邮便有了两座宝塔,而宝应只剩下个“宝塔根”。这自然是神话,然而在科学高度发展、生产力大为提高的今天,神话居然变成了现实,宝应历史上又记下一大奇迹——1985年9月24日,扬州大桥居然被搬到宝应,“摇身一变”成了宝应运河大桥。这是继唐初尉迟恭造桥以后的又一神奇壮举,但这不是神话,而是事实,如此奇闻,岂可不书。
  宝应运河大桥建成于1986年,它是京杭运河淮江段(即淮安到扬州一段,古称邗沟)上的第一座大桥。因为桥上有弧形的“中孔系杆拱”,如一道彩虹横跨于运河之上,下照碧波,上映蓝天,既美丽,又壮观,是宝应一道靓丽的风景。当年我亲眼目睹了这座大桥的建设过程。1992年为纪念宝应县定名1230周年,我编写出版了历史专集《运河明珠宝应》一书,书中如实记录了当时这段惊心动魄的建设神话,今天特公诸于世,与众共享。

  元末明初运河改道宝应城西以后,千余年来淮阴至江都340里运河段无一桥梁。1982年京杭运河整治工程结束,省市政府选址宝应,正式批准兴建一座运河大桥。1985年3月20日开始施工。当时原扬州大桥因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运行量,桥宽要扩大一倍,原桥体“中孔系杆拱”又正当“年富力强”,拱内全钢筋正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却要令其“退休”,改换两座钢架桥梁。如此桥体废之可惜,弃之无地,实是难以处理。这时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一个大胆设想,让原扬州大桥“无价调拨”到宝应继续工作,为宝应人民继续“奉献青春”。这样做宝应大桥一可以河心不设桥墩,大大提高通航安全度;二可以直接座落在两岸墩台,缩短主桥32.376米,并减少了两岸接线困难;三可以大大减少工程量,降低造价,为国家节省大量建材资金;四可以提高通航能力,桥下净空为高7米、宽50米的矩形通航断面,满足二级航道。问题的关键在于大桥主体能否“搬”到宝应来。
  为此,省市政府专门成立了“扬州大桥老桥中孔系杆拱搬迁指挥小组”,宝应大桥的营建与扬州大桥的拆卸同步进行。6月中旬运载船体试航,试位圆满成功。6月20日宝应大桥中孔三、四号两个主桥墩预先建成。8月30日在市二招召开了搬迁工作会议。9月15日扬州大桥中孔系杆拱浮运宝应的工作正式开始,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临了。
  1985年9月22日6时到26日22时,扬州至宝应运河段全线停止通航。
  9月22日运河沿线全部关闸,抬高水位,浮运船排出储水,船体上升。高12米、宽9.1米、长54.8米,重668吨的扬州大桥主体——中孔系杆拱,被浮运船顺利托起,缓缓向宝应进发,在古老的京杭大运河上,中国建桥史上一项伟大的创举开始了。
  市交通局七艘航政船和一艘指挥艇为浮运船护航。
  市气象局及时报告:晴、风力二级。
  市供电局派员协作,让船队安全通过13对跨河高压电缆。
  市水利局和大运河指挥部指挥沿线各闸,创造最佳水文条件:降低流速小于0.2米/秒;调节运载水位,扬州为4.5±0.2米,宝应为6.5±0.2米。
  市、县公安局抽调干警维持两岸秩序。
  邵伯船闸提前腾空闸室,保证浮运船顺利过闸。……
  9月24日浮运船提前一天到达宝应,经过准确无误的水位调节,桥体成功地一次定位在三、四号桥墩上。两岸欢声雷动,载歌载舞,鲜花闪烁、鞭炮齐鸣,宝应人民沉浸在一片幸福之中。
  1986年9月15日,宝应运河大桥全部竣工,主桥宽12.5米,长183.4米,引桥接线423米,沙石路面。西岸草皮植被,东岸块石护坡。9月29日,隆重举行竣工验收通车典礼。它西通金湖,东接盐城,沟通了运西与里下河的公路交通,使宝应成为苏中地区一个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扬州大桥主体的搬运和利用可算史无前例,是社会主义大协作的结晶,为我国桥梁建筑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信息来源:k8凯发-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信息整理: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 联系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k8凯发的版权所有 k8凯发 copyright © 2010-2021
      k8凯发的技术支持:平邑在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