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风俗画卷向世人展示着扬州小吃刮-k8凯发

扬州的茶食源远流长,今天我们看到的或是仅存留在记忆中的,都是维扬美食文化不可或缺的“清明上河图”,向世人展示着无彩斑斓的历史人文画卷。本文介绍的几样,都是扬州人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零食。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们中间有的已经“改头换面”了,但它们依然忠实地守卫在这里,眷念着这片土地,就像我们眷恋着它们一样。

糖粥——点饥暖胃养心提神
如今的扬州,再也找不到挑着担子卖糖粥的影子了,再也听不到那敲着竹壳梆子叫卖糖粥在巷子里回荡的声音。
看到那热腾腾、黏乎乎、稠笃笃、香喷喷的甜粥,真馋人啊。尤其是那数九寒冬的夜晚,哈口气都会冻成冰霜的日子,吱嘎一声打开门,双手往棉袄的袖笼里一操,夹肢窝底下夹着个青花粗瓷的碗盏,来到糖粥摊子上舀上一碗,还没到家门口,甚至还没到巷头上,一碗稀溜溜、黏乎乎的糖粥就到嘴又到肚了。这既能够点饥暖胃,又可以养心提神的甜品,饱含着无数童年的温馨回忆。
从前,直到解放后的一二十年,糖粥这一便宜得不得了的市井小品,又是女人做月子、上了岁数人的保健食品。过去哪个女人养霞子没有喝过婆婆或小姑子用老红糖熬的粥啊,老年人的早茶、小中、下午也没有少喝过,放了晚学的小霞子更不要说了,即使口袋里头没有铜板,挤在那人堆里看看,也过瘾啊!刚刚断奶或奶水不够饱的“小奶包子(扬州人对婴儿的俗称)”,在奶粉、牛奶的时代尚未到来之前是少不了糖粥(只取稠稠的米油子,即粥汤)的。
不仅如此,糖粥还是扬州人传递喜讯的使者。从前,哪家生儿育女,尤其是头一个(第一胎)养的男霞子,“喜三”那天,即生下后的第三天,那是要向家屋前后的邻居“散粥”的。这粥,就是放糖的糯米粥。有钱的人家,还会在粥里头放些红枣子、花生米子、桂圆或糖水桂花什么的。不过,这里头还有个讲究,走街串巷抬粥、散粥的人必须是“全福之人”,即丈夫健在、子孙满堂且没有跑得过的(即夭折)。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这糖粥也变得更俏了,那就是畅销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八宝粥。

草炉烧饼——最合扬州民意
想当年,扬州的码头渡口、城门内外、街头巷尾等要道口,到处都有草炉烧饼的踪影,它的普及程度就像今天的扬州盐水鹅一样,随处可见。
草炉烧饼同现在的炭炉烧饼的制作过程没什么两样,只是草炉烧饼的烘烤的过程比炭炉要难得多。据民俗学者、收藏家由国庆先生的《中国糕点话旧》一书介绍:”烤制时先用柴草烧热烤炉,草灰拨在炉膛两侧,再用茅草烧烤几次烤炉,用炉膛两侧的冷灰盖住热灰,将膛内壁擦净,自炉膛两侧往上贴饼,贴满后拨开冷灰以热草灰进行烘烤,直到饼呈金黄色并鼓起即可,出炉时要扫去饼面上的浮灰再吃。”
方便、快捷、可口、便宜的草炉烧饼仍以顽强的生命力存世于扬州的许多角落,在居民相对集中的小区,甚至有二三家炕烧饼的店铺。早上的生意蛮好的,有时还要排队。不过,它现在“蜗居”在煤炭炉子上了,同样受市民百姓的追捧。

麻油馓子——从佛门流向民间
麻油馓子,扬州还有“小馓子”、“茶馓”的称呼。
扬州民间传说这馓子是这么来的:北方有个想出家的青年,十分留恋江南风情,周游了江南一带之后,决定留在扬州。于是,便在郊外的金竹寺剃度当了和尚。过了不久,时值正月十八,这一天是落灯的日子。扬州有个风俗,上灯元宵落灯面。面对一把面条,尽管很饿了,可是和尚一点儿胃口也没有。呆望着河中的一轮明月,和尚在想:平常,人们都用水下面,那用油来下面,味道“井干(怎么样)”呢?不晓得是避免面条下锅后粘在一起还是为了增味,和尚在面条上还抹了一层芝麻油。起锅之后,这油“下”的面条真的非同一般,酥松无渣,香气诱人。逐渐演变成了馓子。
以后,人们前来敬香拜佛,寺内便用这和尚拿手的麻油馓子招待施主,这一斋食也就从佛门流向了扬州的民间,并演变成一种小吃。

扬州粽子——相传纪念伍子胥
粽子,是我国的传统食品,也是世界上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方便食品。
清朝时期,扬州的粽子不但好吃,名气也大。《随园食单》是这样介绍扬州洪府粽子的:“洪府制粽,取顶高糯米,捡其完善长白者,去其半颗散碎者,淘之极熟,用大箬叶裹之,中放入火腿一大块,封锅闷煨,一日一夜柴薪不断。食之滑腻、温柔,肉与米化。”
说到粽子,扬州人还会想到伍子胥。战国时代,伍子胥弃楚投吴,楚王派兵一路追杀。当追杀到扬州南乡、今天的仪征胥浦一带时,发生了悲壮的一幕。时值五月,面对滔滔江水,躲在江边浦苇丛中的伍子胥真有“天要灭我”之感。求生的本能和复仇的强烈欲望,逼着他投江泅渡,被江水冲得奄奄一息的伍子胥被一渔翁救起,送过长江。上了南岸后的伍子胥以自己的宝剑相赠。不料,深明大义的老渔翁竟然投江自溺,以防被俘后供出伍子胥的去向。江边上人们发现了渔翁的遗体,也发现了伍子胥的佩剑,人们以为伍子胥也死了。人们在伍子胥投江的岸上建立了祠堂,并将这一带命名为“胥浦”。人们在他们投江的地方撒了一些谷米、猪肉等食物。后来,又有细心的人为防鱼虾抢食,将谷米、肉等裹在箬叶里投入江中。天长日久,这一习惯形成了传统,演变成一种风俗流传了下来。

富春汤包——面皮里的热可乐
富春汤包:面皮里的热可乐
富春包子历史悠久、制作精细、种类繁多、因时迭出,屡获全国大奖。2008年,富春茶点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扬州的城市名片。
提起富春包子,人们通常认为三丁包、五丁包、千层油糕和翡翠烧卖最为出名。其实,富春汤包在实际销售中颇受青睐,“被点率”极高。
笔者在接待很多中外名人时,他们大都对富春汤包很感兴趣。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就曾向笔者探究汤包的“汤”是如何被“包”进去的;而富春汤包用单只小笼分装,自成一格,亦有别于靖江汤包的“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且在接受了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先生用吸管饮汤的建议后,趣味性大大增加,有老外就曾戏言这是“吸包在面皮里的热可乐”。
富春汤包的外形和一般的包子大体相仿,特点是皮薄汤浓、鲜而不腻、醇烫味美、余味悠长。其馅料选用活湖蟹、鲜猪腿肉和散养老母鸡等上佳原料秘制;包皮用高筋粉加冷水和成面团,反复揉按,讲究手法;捏制时,皱褶间距均匀,封口脐头小,收口紧实,汤汁不溢。成熟后,绵软面皮能兜住汤汁,轻轻晃动,春波涌动,犹如灌满水的食品袋,令人垂涎。过去,时有性急之人,一口咬去,汤汁四溅,既烫嘴,又沾衣。如今,服务人员上汤包时,总会提醒食客“小心烫”,待热气稍许散发后,再行吮吸,自是鲜汁满口,香留齿颊了。
在冷冻技术未普及之前,汤包是纯时令品种。清人林兰痴曾云:“春秋冬日,肉汤易凝。以凝者灌于罗磨细面之中,以为包子,蒸熟则汤融而不泄。”这就道出了汤包的秘密:其汤是用冷凝的卤汁晶体包在面皮中,蒸熟融化而成。

乳黄瓜——酱菜中的珍品
乳黄瓜是扬州酱菜中的珍品之一,宋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当时任扬州太守的苏东坡曾以扬州酱菜馈赠好友秦少游。
腌制乳黄瓜,首先要严格选料。鲜黄瓜要求瓜身苗条,色泽蜜绿,质地新鲜,瓜身带刺,每市斤(500克)达30—32条。小伏天(小暑时节)的瓜,带嫩采摘,质地紧密,籽瓤少,果柄短,最为上品。乳黄瓜成品青翠鲜嫩,被诗人誉为“色如碧玉形似簪,清香喷艳溢齿间,此味非比寻常物,疑是仙品下人寰”。
1927年以后,扬州酱菜原汁原卤的腌渍方法,被改进为原汁配卤。即在原汁卤中,适量加入果糖(面粉还原糖),另加莳萝、花椒、鲜生姜等配成新卤,用布袋甜面酱吊制的方法,酱菜呈本色本味,卤汁澄清有光泽,保持了瓜果的天然色素和风味,滋味鲜甜,酱汁入骨。
1930年以后,酱园改四耳系黄泥罐包装酱菜。我国的第一听酱菜罐头就是四美酱园生产出来的。上世纪60年代以后,改为玻璃瓶装和软包装两种。
扬州酱菜在清末民初曾荣获过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在南洋劝业会物产会,西湖博览会等各类评比中也多次获奖。

京果粉——外加麻油“不过街”
京果粉是扬式糕点中的常年品种。阮元告老还乡以后,每年把扬州的蜂糖糕、大小八件茶食等作为贡品,进贡到京城。这大小八件茶食均有京果(大京果)、银果(小京果),寓意发财吉祥。
起初扬州蒋家桥街有一爿王姓开设的王云斋茶食店,是专门生产贡品的。有一年,该店小京果生产过剩,师傅就把小京果用石磨磨细,准备和面制作各式饼子。谁料想磨成京果粉以后,满屋生香,用开水一冲泡别有风味。于是,以后茶食店就专门选用上等糯米、上白面粉、白糖、桂花等,经过制粉、制茨、制坯、压片、成形、油炸、上糖浆、粉碎等工序,制作成京果粉。京果粉性暖、味甜、细腻,特别适合为产妇营养食品。
大麒麟阁所产桂花京果粉制作精细,外加麻油,素有“不过街”之说,即买了该店的京果粉,用纸包装后,走出店门,油即透出纸外。扬州民间有一句俗语“外加麻油”就出此处。

金刚——六角铮铮回味无穷
金刚,算是扬州茶食中的粗品了,而扬州所制的金刚,特别香酥松软。据《伊国谈异》中记载,乾隆皇帝有一次下江南,是和皇太后同来的。龙舟行到江心,风高浪急,与伙食船失去了联系。这时皇太后腹中饥饿,想进食,但大江茫茫,无法可想。太监焦急万分。有一个通判官,奉命在江中护送龙舟。他驾了一只小船,在离龙舟不远的江面上来往巡弋,听说皇太后腹中饥饿,便把自己带着准备必要时充饥的六角金刚献上。皇太后吃了,非常赞许。不多久,这个通判便升做苏州知府。
其实金刚原先制作的形状像菊花瓣,自从这次进贡以后,改为六角形的了。扬州金刚系用炸过小京果的大糟油做的,俗称酒糟盐,它与普通盐生产程序基本相同,只是普通盐用老肥发酵,易酸,晚掉炉,两天一放就发硬,而酒糟盐用的却是酒糟发酵。制作时,伴以乳生姜米和麻油,少许橘皮晒干,磨成粉掺进去,制作出来的金刚又酥又香。六只角的盐,用开水一冲泡,成18瓣莲花状,吃到嘴里咸津津,香喷喷的,回味无穷。

信息整理: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来源:k8凯发-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 | 联系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k8凯发的版权所有 k8凯发 copyright © 2010-2019
苏icp备10068214号      k8凯发的技术支持:平邑在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