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宝应频出大使 与外交结下不解之缘
发布时间:2015-12-8 9:39:14 作者:钱咏红 来源:本站 浏览量:2038 【字体: 】
2013年,江苏宝应籍人士乐玉成为我国驻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由此,使我感慨起家乡宝应与中国外交的不解之缘。
首次听到乐玉成的名字,是1997年夏天。
那年,乐玉成姐姐的孩子考入我所任教的那所学校的“97法律专业”,我是该班的班主任。乐玉成姐夫老李(时任宝应县一个乡镇中学的副校长)在一夏日的晚上,乐此不疲的给我谈了一个“励志故事”。
老李说,恢复高考的1977年,乐玉成考上南京旅游学校。两年后,也就是1979年,乐玉成被分配到南京双门楼宾馆做服务员(应该是行管人员,毕竟是恢复高考后的首届中专毕业生)。虽然只是一个中专生,但是乐玉成在工作之余勤奋学习英语、俄语和日语。工作三年后,1982年他再次参加高考,终于考进了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俄语专业。1986年毕业后就被分配至国家外交部。
我记得,讲到这里,老李的敬佩与喜悦之情已洋溢在脸庞。
这确实是一个励志故事。在那个年代,一个农村青年能考到南京读中专,并被分配在省城一个宾馆工作,该很满足了,但是他还继续卧薪尝胆发愤苦读,难能可贵。1997年的乐玉成,已是我国驻联大的文化参赞。
我离开学校到报社工作后,曾分别采访过三位宝应籍大使。他们是我国前驻阿尔巴里亚大使范承祚、驻巴新大使赵振宇和驻文莱大使刘新生,并在2003年的《扬州日报·新闻周刊》发表过《荷乡三大使》通讯。
2013年8月,乐玉成成为建国以来江苏省宝应县诞生的第四位大使。
宝应,这个苏中小县先后走出四位共和国大使,或许是这方土地有孕育外交家的历史传统。
早在东汉灵帝时代,宝应就出了一位著名的外交家——臧旻。
臧旻出生于广陵郡射阳(今宝应县射阳湖镇),是东汉桓、灵时期享有盛誉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后汉书》称臧旻富有学识,胸怀大志,“有干事才”;我国现存编选最早的文学总集《昭明文选》,收有他《救第五种书》等文。
东汉末年,朝廷任命臧旻为匈奴中郎将。臧旻到边地后,经考察分析,上书朝廷,申述同南匈奴保持和睦关系的意义,请求出使匈奴。灵帝考虑再三,命其出使南匈奴。臧旻带着符节和许多物品,率使团跋山涉水达匈奴,参见单于,阐述汉方和睦的愿望。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兵不血刃,顺利完成这一艰巨使命。由此,恢复了东汉王朝与匈奴以及西域的关系,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一千多年后的清光绪十三年,在北京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所属同文馆大厅内,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考试。与传统的科举考试不同,没考四书五经,而只作关于边防、外交、洋务方面的策论。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选拔出国游历官员的考试,最后由光绪皇帝亲自圈定12人为正式钦定“游历使”,派遣他们分别出使亚洲、欧洲各国。这12名海外游历使中有一位宝应人,他就是刘启彤。
刘启彤(1855~1898),字丹廷。光绪十二年(1886)丙戌科进士,兵部职方司主事。著有《英法政概》一书,系统介绍了西方的三权分立和议会制度。
谈到刘启彤,顺便说一下他的女儿刘钟璇。
刘钟璇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征镒的母亲,她育有五个孩子,三位是院士(吴征铠、吴征镒和吴征鉴)。刘钟璇受父亲的影响,思想开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在家境每况愈下、入不敷出的情形下,她毅然聘请了一位教英语、数学的老师,帮助子女们接受新的文化知识。
最后,说一点“私事”。在我童年记事时,就听母亲说,笔者的舅舅董泽涛上世纪五十年代也曾就职于外交部东欧司,后来调到了中央气象局。今天想来,舅舅若不主动提出调到气象局,或许宝应就有五位大使了。
钱咏红于扬州明月湖畔殷庄2013年9月5日凌晨原题《家乡小城频出外交家》
信息来源:k8凯发-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信息整理: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