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传说中的古城有几个,但大多仅存遗迹,或湮没无闻,宝应古城有记载的历史是从宋代开始的。
五代时,北方政局动荡,频繁更换朝代,在短短的53年中,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而南方政局比较稳定,农业生产持续发展。
公元960年,中国进入大宋时代,北宋王朝定都开封,王朝对南粮的依赖程度进一步提高。汴河是北宋南粮北运的最主要水道。汴京每年调入的粮食高达600万石左右,其中大部分是取道汴河的南粮。因此,北宋王朝特别重视这条水道的维修和治理。
扬楚运河是“汴渠之首”,它南接江南运河,北与汴渠相通,而宝应就处于汴渠与扬楚运河结合部。
扬楚运河的突出问题是水枯河浅,不便大船通航。水道西部的洪水威胁也很严重,经常冲断航道。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北宋在高邮湖北筑了一条比较坚固的、长达200里的石堤,以保护航道,并在堤上设置10座石闸,有效控制排水。
北宋初年,中央政权采取招诱流民、奖励耕种的政策,加之运河的整治,宝应经济很快复苏,市场日益繁荣,文化随之昌盛,成为南北货运集散地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宝应城区发掘了一批北宋墓群,出土了一大批文物。例如1995年,在城区安宜路发掘了一处北宋墓群,出土了一整套水注(水注为文房用具,文人写字作画研墨时常用之物)器具。整套器具成八瓣瓜楞形,顶部贴塑瓜蒂小把,肩部开一注孔,满施青白釉,釉面滋润莹美。此水注造型独特新颖,优雅俊秀,给人一种回归自然、清新怡人之感。一同出土的还有多件精美的青瓷器。这些文物极其生动地昭显出宋代宝应先人的生活风貌,也反映了安宜古镇文化昌明的繁盛景象。
但到公元983年,黄河决堤,洪水冲入淮河河道内,宝应首当其冲,大部分区域被洪水淹没,宝应古城成为孤岛,形成宝应四面环湖的地貌格局。
公元1127年,靖康之耻之后,无论是金人,还是后来的蒙古人,都疏于对黄河的治理,放任自流。黄河水灾连年不断,最终在公元1194年,黄河水道彻底改为南流,这将深深影响到包括宝应地区在内的整个江淮平原,时间长达700多年,几乎改变了这一地区的地形地貌。
为了抵御洪水袭击,宝应先民不得不加高圩堤,宝应西部河水水位不断抬升,汇水面积增大,逐渐演变成了一连串的湖泊,从北向南依次为白马湖、清水湖(今宝应湖)、范光湖、新开湖、界首湖,东面是烟波浩渺的古射阳湖。
天灾不断,战祸连年。进入南宋,宝应成为抗金前线。宝应的地形非常尴尬,除了四周茫茫湖面,几乎无险可守,经常遭受金兵铁蹄侵袭。
宝应因处于抗金前线,又是淮东军事走廊要冲,为了控扼要地,升宝应为州府,领楚州、涟水军。公元1215年,时任宝应县令,后官至南宋太府少卿的贾涉,请为宝应建城。正当工程开始,贾涉却因母亲病逝回家料理丧事而停建。第三年,金兵大举南下,朝廷又起用贾涉来完成宝应城墙的修筑工程。1253年,两淮制置使、抗元名将李庭芝又加固了宝应城墙。
入元后,公元1283年,世界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路过宝应,在他的游记中写道:“堤道两旁有无数宽阔的湖泊,水深可以航行。……走了一天路程,当夜幕降临时,来到一个名宝应州的大城镇。……生活必需品极为丰富。”
元朝末年,蒙古贵族大都贪污腐化,黄河水患不断,繁重的工役加上连年饥荒,导致民不聊生,引爆了“火药桶”。
华夏大地,群雄并起,拉起了红巾军起义的大旗。
元政府为了加强地方控制,阻挡义军北上,公元1350年,佥院萧成加固城墙,在土城外砌上城砖,使宝应古城固若金汤。那时的宝应古城,周长九里三十步,东西长二里二百六十步,南北长三里,除老西门,东、南、北三城门外还建有瓮城,另有三个水门,规模较大。
可惜,坚固的城墙并没有护住大元政权,大元王朝土崩瓦解。明洪武初年,包砖仅十余年的宝应城墙便被拆毁,将砖移去淮安建城。宏阔的宝应城,“仅存遗址,余皆夷为民居”。
信息来源:k8凯发-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信息整理: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 联系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k8凯发的版权所有 k8凯发 copyright © 2010-2019
苏icp备10068214号 k8凯发的技术支持:平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