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水车在扬州田间地头已经消失,成为部分农家乐的一个游乐项目。据悉,正在布展的扬州水利展示馆也在进行搜集相关老物件,以展示扬州水利从原始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水车的故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水车很常见
说起水车老伙计,宝应县柳堡镇75岁的老农夏正安有一肚子话:十年前家里还放着一台水车呢!就是怕田间地头“最后十米”一时送不上水,所以一直放在家里。
夏正安老人叙说:解放前直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农村麦子收割结束,进入栽秧阶段,农田需要进水;可那时,没有机器抽水,也没有电力抽水,农民只好用老祖宗传承下来的水车车水,以解决农田栽秧和以后秧苗成长直至成熟时的进水问题。车水的农具叫“水车”,分“二人掬”和“四人掬”。“二人掬”指两个人车水,“四人掬”是四个人车水。
车水前,农民要把水车抬到指定的河塘的坎子上,将车厢放入水中,车轮部搁在田埂上,面向水田,呈15-20度的角。车水时,农民先将车轮两端的轴上加些菜油,起到润滑作用,车水时可提高车轮转速。转速越快,车水量越大,用来计工的线圈就少得越快,线圈少得越快,会计记的工分就越多。
几小时才能将田里的水进足
夏正安说得绘声绘色。他说,当年农民车水时,必须穿上专门用于车水的木板鞋。其实,就是用坚硬的树木板块做成的鞋状体。只有穿上它车水,两只脚底才吃得消。
就拿“四人掬”水车来说吧,多数是身强力壮的4个女性农民,穿上木板鞋,一个一个按次序踩在车轮左右的传轴上。各人两手伏在水车杠子上,双脚像行走一样,有节奏地踩在车轴上;水厢里的挡水板随着从下到上的转动,将水带上上端的水厢口,流入田中。就这样,机械的动作重复几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才能将一块田里需要的水进足。车水一般两小时换人,时间长了,车水的人体力不够。
车水这项农活,不但体力消耗较大,而且讲究技巧。有力气,不掌握其中的技巧,即使你想干也干不了。那时候,到了夏栽季节,生产队长都要挑选十几个既“懂行”又健壮的妇女,专门安排车水,确保秧田不缺水。
车水记工方法是按一“圈线”为依据。那时候,车水算是高工分,车水的妇女们虽累,心里却开心。
水车的历史
东汉末期龙骨水车传入扬州“别看这小小水车,已有近2000年发明历史。相传由东汉灵帝年间(168~188)毕岚发明创造龙骨水车。东汉末期,龙骨水车即传入扬州境内。古往今来,其基本结构无大变化。”扬州市水利专家徐炳顺展示了两张车水老照片。
水车主要由槽桶、木链、刮板、车网、糙齿、车轴、车栓、车拐、踏枕等部件组成;槽桶长度视水位高差而异,分为8~36夹。水车利用齿轮原理,用人力(脚踏)、畜力(拉动)或风力带动龙骨(循环的水链),由装在木链上的刮板将水刮入槽桶,水沿槽桶提升至高处流入田里。
宝应郭桥有“古大车篷”
据了解,民国期间,宝应县一般农户多用人力水车,以8人、6人或4人分两班轮流踩动。少数富裕农户在高田渗漏的地方,曾一度设篷搭架加大的圆盘平行齿轮,使用畜力拉动水车(俗称“牛车篷”、“骡车篷”)提水灌溉。
民国三十年(1941年),第六区郭氏桥西首(后为郭桥乡老庄村)有一古姓曾因建造的车篷特大而远近闻名,世人便冠以此地为“古大车篷”,沿称至今。荡区圩田,多用水车架设篷帆,借助风力拨动水车(简称风车),投水保沤或排涝。
1989年宝应有水车2208部
1949年,宝应全县共有水车34897部,其中风车135部。1955年水车发展到52769部。1963年宝应全县风车发展到4075部。农田沤改旱后,风车逐年减少。
1981年,宝应县农机研究所引进fc-7.5型改良铁风车图纸,由射阳湖农机站试制5部,试用效果良好。至1989年,全县仍有脚踏水车2208部。
信息整理: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来源:
k8凯发-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