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送桥的前世今生-k8凯发

送桥镇得名“送驾桥”,源于乾隆微服私访帮渔民建桥。
走进高邮湖西新区,结合讲座所在地,扬州文化学者黄继林称,送桥镇,在高邮湖西,西与菱塘、天山接壤,东北与郭集相交,南接邗江的北湖地区,北濒高邮湖,这四个镇连成的一大片,和扬州仪征、邗江、南京六合、安徽天长毗邻。现在的湖西新区由原送桥、郭集、天山三个镇合并而成,全境属半丘陵半圩区地带。
对于送桥的前世今生,黄继林介绍,送桥镇,原名送驾桥,因为镇上有座桥叫做送驾桥而名。其实,这座桥原为宋家桥,民间传说,乾隆皇帝南巡微服私访,曾路经宋家桥,帮渔民建桥,渔民感激乾隆,将“宋家桥”改为“送驾桥”。嘉庆年间,形成小街。咸丰年间,小街全部烧光。光绪年间,为抗御外来侵扰,保护大桥,在镇西端北侧挖河积土,堆成东西走向的小丘。民国初年,送驾桥有四五十户人家,100多人口,街上有商店、寺庙、学堂等。
说到送桥,人人皆知,谈到“送驾桥”就鲜为人知了。送驾桥,这个既有悠久历史而又鲜为人知的桥名曾经记载着送桥的历史沧桑。关于“送驾桥”名称更迭的历史,1993年送桥镇编纂《送桥镇志》时查阅了大量资料,我有幸也阅读了一些资料,主编钱老师又到北京国家档案馆查阅资料。根据已发现的资料记载,明代隆庆年间就有“宋家桥”之称,至清乾隆第六次南巡后改为“送驾桥”。为什么100多年后才把“宋家桥”改为“送驾桥”?没有找到确切的记载。但民间传说是因为乾隆皇帝下江南从“宋家桥”上路过后而改名为“送驾桥”。关于这座桥的历史还有待于专家进一步考证。1959年前有人将“送驾桥”简称“送驾”,也有人简称为“送桥”,1959年5月划建人民公社时更名为“送桥”,即“送桥人民公社”。从此以后就冠名“送桥”了,“送桥乡”、“送桥镇”。
记忆中送桥,过去环街的河道上确有两座横架东西的木桥,一座是“唐营桥”,一座是“送驾桥”。“唐营桥”据说是唐朝有一位将军在这里安营扎寨而得名,这一历史传说无从考证,所以并不闻名。“送驾桥”传说是皇帝走过桥,而又冠为地方名延用到上个世纪50年代,所以就闻名四方了。追踪“桥”的历史,从有记载的资料看,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在统一中国过程中,辽东大将冬里不花献关降明,明太祖赐冬里不花将军姓“朱”,而冬里不花不敢与皇室同姓,太祖就将姓“朱”改为姓“宋”,从此冬里不花的后代都姓“宋”了,《高邮州志》有记载:“明世袭冬里不花墓在湖西宋家桥。”因“宋”家是皇帝所赐,这里的一座大桥就叫“宋家大桥”了,通常称“宋家桥”。1991年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后加固圩堤时,曾在丰收闸旁边的圩埂边发现冬里不花将军的墓碑,证明了“冬里不花将军墓,明朝御使在送桥”的这一说法。
这座耸肩驼背的桥梁是当时河道上重要交通要道,桥的西头在现在的粮管所东,桥的东头在老农具厂西,桥的结构全都是用木料建造的,桥脚由粗大的圆木组成,一共四排,栽在水里的两排,两头各一排,形成了三个跨孔,中间一跨较宽,便于船只通行。桥面上大梁上面是厚厚的木板拼合起来的,木板之间留有明显缝隙,走在桥上一眼就看见桥下清清的河水。桥身长约10米多,宽约2米多,高约5米(这些数字都是印象估计),两边无栏杆,更没有防护设施,两头的桥墩是泥土拓的,朝水的一面用木桩和木板挡护着。木桥虽不壮观,但因过去圩堤瘦小低矮,有了这座桥衬托在河道上,远远望去好像一条蛟龙在腾飞,既方便了交通,又给河面上增添了一条美丽的风景线。木料造的桥牢固度和耐久度都很差,需要经常维修,如果时间长了不维修,木质结构经日晒雨淋木质分化,桥面的木板容易断裂,桥桩也因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承载压力而松动,人、畜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十分危险。尤其是大牲畜如牛、驴等走在上面有时将桥踩得“吱吱”响,桥身还轻轻晃动,所以必须小心翼翼。小时候我经常去姑母家玩必经此桥,每走到桥上总感觉心惊胆战,浑身发抖。有时闭着眼睛在大人搀扶下才敢过桥。有一次,我曾见到过有一个老人牵着一头牛走在桥中间时,突然两块桥板被牛踩断了,牛的一条腿陷进桥板下,在狭窄的桥面上,且两旁毫无摭挡,许多行人冒着危险费了好大的工夫才将牛腿提上来,那惊人的一幕看得人们目瞪口呆、心惊肉跳。最不方便的是每到发洪水时木桥就被洪水冲毁了,只好用木船摆渡过河,摆渡船过河的时间比较长,要等洪水退后才能重新建桥。桥的东头在老农具厂大门前,约1000多米长的一条“大桥埂”一直贯通到老街道北头,有了大桥埂就有一些居民在埂边建屋居住了,因而也形成了一条小街道。桥的西头在现在的粮管所东南角。粮管所的地身过去是乱坟岗,一座高岗上面各种树木、杂草、荆刺丛生,奇花异草,千姿百态,有一条崎岖不平的泥土路盘旋在乱岗四周,被人们称之为“刺滩子”,上面各种各样的鸟和蛇特别多,偶尔能见到近两米长的大蛇横担在树上昂头翘尾,或在草丛中游得沙沙响,怪吓人的。人们看到大树上有鸟巢而不敢上去取蛋,看到一些可吃的野生草果等小孩子们不敢上去摘取,害怕被蛇咬伤。那个地方有时觉得阴沉沉的,下雨天气夜晚偶尔能见到蓝蓝的磷火(称之为鬼火)忽隐忽现,加上有时野生动物的怪叫声,令人不寒而栗。过去听老年人说,这块地是“宝地”,历次淹大水这里一片汪洋,唯独这块地好像漂浮在水上,使人感到非常奇怪。
大概在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在这块所谓“龟不生蛋”的废“宝地”上建了几间房屋用于囤积粮食,称之为粮站。因为这块地紧靠河边,过去陆地还没有公路交通运输的时候,全靠水上运输,送桥人到高邮就是靠坐船绕上“三道十八弯”才能到达高邮城,或是靠两腿从湖滨草滩上跑到高邮城。囤积粮食必须选择能够方便运输的地方,这个地方正好两边环水,便于粮食运输,现在回想起来,选择这个地方建粮站的人是很有头脑的。从粮站建起来,到慢慢地扩大范围,直至将整个乱坟岗改造成囤粮仓库和米厂,从没有被洪水淹没过,1991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和2003年的特大洪涝灾害,粮管所没有受到一点影响。
自从在桥西头建起了粮站以后,一头是粮库重地,一头连接街市,那条交通要道逐渐繁华起来了,从桥上来来往往穿梭不息的人流物流就多了起来,特别是夏季和秋季送桥东南片送公粮的群众必经此桥,这座古老的桥也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木桥所承载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了。
大概上个世纪70年代政府为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便,在河道上异地新建了一座贯穿东西的钢筋混凝土大桥,冠名为“向阳桥”,就是现在的“向阳桥”,这桥下的河过去没有确切的名字,也因之冠名为“向阳河”了,新桥一建,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
后来,在向阳河上又陆续建起了“向阳二桥”、“向阳三桥”,异地改建了“唐营桥”,1988年在距古老的“送驾桥”约200米处南北方向建起了一座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桥,冠名为“送驾桥”,留下了“送驾桥”这座桥的历史痕迹,让后人永远记着送桥镇有一座“送驾桥”,新建的“送驾桥”是北部村镇车辆向扬州、南京方向的便捷要道,对南北交通发挥了很大作用。
1996年在向天山方向的向阳河上又建起了一座“环镇桥”,这样形成了“送驾桥”、“环镇桥”、“唐营桥”三座桥连成一线的送桥镇这个湖西中心镇的外环。送桥镇的圩堤河网交织,圩堤上郁郁葱葱的树木,河面上自由自在航行的船舶,现代道路两旁的各式各样的花草树木,快乐而清闲的老少爷们聚集在向阳河边,聚精会神地在向阳河上垂钓,加之飞架东西南北的桥梁构成了美丽的交通风景线,锦上添花,美不胜收,使人心旷神怡。从此,四通八达的交通道路和桥梁,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都向送桥镇涌进,如今送桥现代化小城镇建设美丽壮观,新型而宽阔的集镇街市越来越繁华,错落有致的居民别墅区,吸引了不少外地老板们来送桥安家落户。送桥工业园区企业如林,欣欣向荣,蒸蒸日上。“送驾桥”南一座现代灯具城,经营着全国各地各式各样灯饰、电缆、光电系列产品,每天上门订购产品的宾客纷至沓来,络绎不绝,网上求购更是应接不暇。
解放前夕,送驾桥已形成近一华里长的街道,街心宽约3米、横砖铺成。中街铺一块“镇火”的白石板,作为县界标志,白石板南边的三四十户属江都县,白石板北属高邮县。全街有杂货店20多家,酒馆5个,茶馆3个,茶食店3个,还有镇江客商在这里开设的“和记”蛋庄,常年收购鸡、鸭、鹅蛋。农历每月初一、六逢集。这里街上有牛市、猪市。禽蛋市、油粮市场,市面繁荣。解放后,菱塘区公所设在送驾桥,将北边关帝庙改建为大会堂,用于开会、唱戏、放电影。后来,虽然区、乡、人民公社、镇等区划多次变化,但送桥这个名字一直没有变。1986年8月21日,撤乡建镇,名为“送桥镇”。一座“送驾桥”,半部送桥史,送桥因“送驾桥”而得名,而扬名。
信息整理: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来源:k8凯发-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 | 联系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k8凯发的版权所有 k8凯发 copyright © 2010-2019
苏icp备10068214号      k8凯发的技术支持:平邑在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