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堡王通河地名来历与历史变迁
发布时间:2017-4-1 8:41:07 作者:何寿阳 来源:本站 浏览量:2046 【字体: 】
王通河,坐落在扬州宝应柳堡西北角,离柳堡集镇约3公里,因王通河这个地名而出名,1982年将原中心大队更名为王通河大队,取消人民公社后改为王通河村。
王通河曾是宝应县东南较为著名的商贸云集地,一条涵子河,由氾水经芦村穿越王通河直达东荡,涵子河也带来了王通河的繁荣。相传民国时期,王通、王和弟兄二人从外地落脚此地,兴办商业带来繁荣,村子因而得名。解放初,有8家米厂、3家浴室、5个杂货店、3个药铺(如:大生堂药铺),私塾、私人诊所一应俱全,素有“小宝应”之称,四乡八村尽来王通河,购买商品,其繁荣场景是可想而知的。
1958年,宝应将鉴青乡和郑蒋乡合并,成立柳堡人民公社,驻地便设在王通河,一度时期成为柳堡公社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尽管基层政权刚刚建立,但已有学校、医院、粮站以及一些三产服务业,还是人丁兴旺。
王通河走向衰落,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六十年代初公社驻地迁址小尹庄,王通河失去了中心地位。二是国家六十年代新开挖了芦氾河,取代了又弯又窄的涵子河,因水而兴的王通河逐步被边缘化。王通河有一条约300米东西走向老街,4个村民小组,160多户,600人左右,这里的老百姓,经商意识浓,头脑子活,过日子比较精明。由于国家的计划经济,农民只好困在人均一亩的土地上,米厂、浴室、供销站、学校逐步被迁移和消失。王通河也从兴旺繁荣逐步走向萧条。
随着党的改革开放富民政策,一部分已经富裕的王通河人逐渐向县城和集镇转移,王通河街上的青砖小瓦老宅,任凭风雨侵蚀,自然损坏,残墙断壁现象也真不少,同其它村庄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相比,这里不但没有起色,反而倒退了,有人感言:王通河街上已不成街了。
2008年,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柳堡镇党委、政府为了积极打造省级工业集中区,策应车来车往安大路,沿王通河南边修了一条宽15米水泥路,取名艳阳大道,两边还建了5米绿化带,安装了路灯、这样便把处于死角的王通河又带动起来,正所谓:交通交通,百事而通,从此又给王通河带来了新的生机。为了盘活存量土地,政府又鼓励能人积极兴办实体经济,紧靠王通河老街旁兴建4000多平方米厂房,王通河街上农民又当上工人、增加了收入。
由于路畅通了,住在县城的、集镇的人们又回到王通河街上,对即将坍塌的青砖小瓦老宅进行了修缮,外墙四周还刷上雪白的涂料,通往艳阳大道连接处还浇了水泥路,小汽车直接开到街中央。近几年,当地村组大力开展清洁家园活动,老街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重现了当年街面清洁、整齐景象,也让王通河老街焕发了新的生机。
信息整理: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来源:k8凯发-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