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地域位于江苏省中部,属里下河浅洼平原区,古地貌原为大型湖盆洼地。在第四纪时,洼地经由江、河、海合力堆积,经历了海湾、泻湖、湖泽、水网平原的演化过程,形成了多湖荡、沼泽的地貌特征。据地质勘探与考古发掘判定,宝应成陆,距今大约有20-30万年。宝应有人类文明,距今约有4千至6千年,即在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掀开第一页之前,宝应这片土地上便有中国远古先民繁衍生息,在创造文明了。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宝应天平、水泗一带先后出土了石器,即新石器时代人们用于农业耕作的石犁、生活用具石凿等,制作规整,磨制光滑,刃部锋利,体现了当时较高的生产发展水平。
2006年,在夏集镇双琚村南庄子,经过考古工作者的努力,发现了一处古人类聚落遗址。遗址位于兴化、高邮、宝应三县交界,四面环水,呈不规整的矩形,面积约5万平方米。经过钻探,开挖探沟、探方,文化堆积层非常丰富,出土了大量遗物标本,遗址中多有黑陶残器。黑陶,是一种古代的黑色陶器。一般陶胎较薄,表面漆黑光亮,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约公元前4500年或稍晚)和龙山文化(约为公元前2800年——前2300年)遗址中常有发现,最薄的黑陶有蛋壳陶之称。从我县西安丰镇出土的海水纹黑陶罐,器形完整,纹饰精美,十分罕见,堪称当时的代表性作品,应为礼器或部落上层人士的实用器。现收藏于县博物馆,说明早在夏商时代之前,生息于我县地域的先民,即具有发达的手工业和很高的文明程度。从双琚遗址出土的建筑材料构件,如绳纹、云雷纹筒瓦、板瓦,为我们研究古代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出土的各类渔具,是渔猎生产发达的见证。对于研究江淮地区这一时期人类活动踪迹等具有重要意义。
生活在宝应这块土地上更早的是古哺乳动物。我县东荡一带曾出土麋鹿角、犀牛等动物骨骼化石,特别是1995年和2003年宝应地区两次出土了古象牙化石。1995年冬,我县芦范河水利工地在河床倾坎上,出土一枚长2.6米的猛犸象牙化石,象牙呈扭曲旋卷状,已基本“石化”。2003年秋,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动宝应站潼河段,在深达7米多的河床下出土一枚长达4米的象牙,表面乳白色,形为月牙状弯曲,未完全石化,故为“亚化石”,为菱齿象,此象牙被誉为“中国第一牙”。两次象牙化石的出土,吸引了国内专家的关注,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特来宝应,一睹象牙化石风采,众多专家认为,在中国最南边出土这样的巨象化石,实属罕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猛犸象,菱齿象等均属真象类,是地球上大型哺乳动物,生长在距今1万年前的更新世纪晚期。猛犸象生活在寒冷地带,菱齿象适宜居住在气候温暖、潮湿的地带,象体一般身高超过3米,身长足有8米,性格暴烈,是仅次于恐龙的庞然大物。可以想见,1万多年前,宝应这里曾经是哺乳动物生活的天堂,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动物世界。古象生活的时代,是地球上最后一次冰期极盛的开始,许多动植物在这次大劫难中灭绝,而当时的江淮地区却有着一个相对温暖潮湿、植被茂盛的环境。由于气候适宜,宝应地区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原始植物,茂密的树林,蓝蓝的水,成为哺乳动物最理想的繁衍生息之地,与猛犸象、菱齿象、麋鹿生活在一起的还有披毛犀、原始牛等。由于风调雨顺,大自然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淡水,使它们生存下来。
宝应地区临近大海,虽成陆较早,但因受一亿多年前侏罗纪晚期燕山山脉运动和缓慢沉陷的苏北坳陷带的控制,经历了多次冰河期和海浸海退的侵蚀。冰川活动,使地球上的气候有几次波动变化,冰川的进退,形成了寒冷的冰期和温暖的间冰期多次交替,并导致气候带的转移和动植物的迁徙或灭绝。宝应出土的猛犸象牙和菱齿象牙,对研究江淮地区数万年前的自然环境、生物分布,特别是大型哺乳类动物的迁徙、灭绝以及海岸线的变迁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宝应境内远古先民的遗址以及各类古化石的发掘出土,显示了宝应大地的悠久历史和远古先民的文化创造,是宝应史前文明的辉煌画卷。
信息整理: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来源:
k8凯发-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