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全力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 保障南水北调清水北送工程-k8凯发

    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是未来五年扬州重点抓好的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10件大事之一,是扬州呼应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保障南水北调清水北送的头号工程。这一扬州率先提出、率先推进实施的战略工程相继写进了省党代会报告、省政府工作报告,被列为今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的工作重点。扬州如何以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为引领,在服从服务于国家和全省发展大局中,挺起绿色发展脊梁,引起国家级媒体广泛关注。
  新华社2月15日以《江苏:建生态走廊 保清水北送》为题重点报道了扬州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水环境治理是长期性、综合性的工程,只有跨流域系统规划,将生态保护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个层面才能收到实效。”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说,近年来,扬州采取了划定生态红线保护、河湖生态修复、流域水污染防治等举措保护水源地水质,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扬州市编制出台了《江淮生态大走廊(扬州)规划》。该规划引起了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在经过多番调研讨论后,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被上升为省级战略。
江苏:打造生态走廊推进绿色发展
   
江苏省通过规划打造“江淮生态大走廊”,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绿色发展。
   
地处长江、淮河交汇处的扬州,是江苏实施“江淮生态大走廊”的先行地区。沿湖村是扬州传统的渔业村,村民基本以水产养殖和捕捞为生。从去年开始,村里启动了渔民上岸工作。
   
村里把以前废弃的鱼塘整合、复垦转化成耕地,让上岸的村民们居住生活,帮助大家办起农家乐。

  今年底,沿湖村全村420户渔民都将上岸。而五年内,在扬州,像沿湖村这样的渔民,还将有6000多户陆续上岸。在大幅度减少水产养殖、渔业捕捞的同时,扬州还淘汰一批化工、造船等落后产业,代之以现代农业、旅游业等新兴绿色产业,进而推动形成一个以湖泊和京杭大运河为串联的生态大走廊,面积近1800平方公里,约占全市的1/3。

  按照江苏的规划,未来“江淮生态大走廊”的范围将以京杭大运河为主干线,涵盖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线路流经地,包括徐州、宿迁、淮安、泰州多地都将参与其中,并形成联动机制。这一生态工程将在五年内初步完成。
四控一禁让河水改良 三退三还建生态走廊
扬州 百里清波入江淮
   
三江营,位于长江扬州段,既是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又是淮河入江水道入口。江水北去、淮河南来,两道清波、一条走廊,在扬州纵贯100多公里。2013年起,江苏省扬州市以保南水北调东线和淮河入江“清水通道”为重点,启动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将占市域面积近三成的1800平方公里区域纳入规划。

  扬州市区向东,有一片50多平方公里的平原湿地,名为七河八岛,包括京杭大运河在内的7条河流,在这里分割出大大小小8个岛屿。南水北调东线输水通道和淮河入江通道都经由七河八岛,使得这里生态敏感性日益突出,而长期形成的众多船厂、砂石厂却给环境带来沉重压力。

  2013年,扬州市以人大决议的方式对七河八岛区域实施“四控一禁”,即严控廊道宽度、建筑高度、开发强度和污染排放,禁止违法建设,将这里规划为全市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当地居民、人称“扬州江豚保护第一人”的陈宜林目睹了七河八岛近年的可喜变化:“过去河边长期形成的那么多船厂,几年间陆续搬迁了,七条河流的水质有了很大改善。这些年我一直呼吁在此建设江豚迁地保护区,环境一步步改善,我的梦想也就一步步接近!”

  扬州市环保局负责人介绍,近两年,扬州在江淮生态大走廊区域内实施了300个重点减排工程、59个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关停小化工小电镀企业102家,退渔还湖30万亩。启动了约80平方公里的江淮生态大走廊先导区建设,已完成21家船厂、砂石场搬迁、100万平方米的拆迁和环境整治,在生态大走廊沿线基本建成了9个10平方公里以上的生态中心。

  淮河水进入扬州后,与面积780平方公里的高邮湖及其北端的宝应湖、南端的邵伯湖交汇。扬州市委主要领导表示,当前市里正制订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五年行动计划”,主要是对三个湖泊沿岸3公里范围内实施“三退三还”:退耕、退渔、退养,还林、还湖、还湿地,今后5年每年还湖面积不少于3万亩。
    信息来源:扬州网 信息整理:k8凯发-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 | 联系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k8凯发的版权所有 k8凯发 copyright © 2010-2021
      k8凯发的技术支持:平邑在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