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大慈善家孙荫庭-k8凯发

  浙江宁海县东南濒海的一座山峰上,有一庙宇临海而立,庙里一尊塑像正襟危坐,面对浪涛拍击的海堤。大海中的浪花似人们的无限眷恋,在声声呼唤着孙荫庭的名字。
  孙荫庭,江苏宝应人,1890年生。幼年师从乡先贤卢鹤生攻读“五经”,聪颖过人,才华出众,对数理、绘图造诣颇深,深得师长喜爱。少年即怀壮志,竟把赈灾济民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早期在上海与刘朴生、陈伯容等人组织义赈协会,救济苏、浙、皖、豫、鲁等省灾民,后又在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江苏义赈会、上海中国济生会等机构任职,赈灾足迹遍及江浙许多县份,声名远播。
  瞻仰祀庙,我的耳畔仿佛响起了昔日海浪叩击海堤的回声。
  1928年8月31日,在浙江宁海县东南50公里左右,飓风骤起,巨浪狂卷,奔涌的海潮像凶猛的怪兽嚎叫着扑向古渡乡。眨眼间,古渡的平岩、小青、塘厂、前横、跳头等村坝堤被冲倒,近2万亩农田和大多数房屋被冲垮,40多位村民被海水无情淹没,5000多村民流离失所。
  上海中国济生会闻悉后,即派孙荫庭赴宁海调查灾情,商议决定筹资重建海堤。1930年3月,上海济生会派孙荫庭为工赈主任,带着4人,肩负着还古渡百姓以生存环境的强烈愿望,重返古渡,组织民工,走上了修筑海堤的艰难的路途。
  工地上,每天都可以看到他高卷裤腿、脚穿蒲鞋的身影,听到他调兵遣将、亮如洪钟的声音,甚至他还经常带头跳入水中,同黎民百姓打成一片……从上海济生会带来的经费本来就不足,偏又遇到初筑海堤倒塌、毛屿土匪抢劫修堤钱款等众多磨难,使经费更是难上加难,虽四方筹募,但还是难以为继。于是,孙荫庭不仅带头不取分文工资,而且决然变卖了除家庭必备住房外几乎所有的家产什物,资助海堤工程。寒来暑往整三载,终将海堤修成,堵筑大小缺口40多处,堤闸10多个,并对旧堤加高增厚,总长约17.5公里。5000多灾民得以重返家园,耕作垄亩间,回归那久违的安宁。宁海百姓皆感孙公恩德,不仅将海堤定名为“济生堤”,更将孙公喻为“再生菩萨”。
  这就是他义赈生涯的缩影。二十多年中,三徙其家却极少瞻顾,所得俸贴每纳入赈款之中,以致家道中落,甚至女儿有病因无钱医治而早逝。但孙荫庭仍兢兢业业于赈济之事,无论遇到再多的艰难险阻,即使身体染病呕血,也从来没有后退过。每次回乡探亲,必宣传义赈要旨,即行赈灾济民之举。离开家门时,对家人总是再三叮咛:“宁可家人吃粥,也要救济乞讨灾民,来者勿拒”。他还曾与周恩来表哥陈式周在宝应创办育婴堂、收养孤儿寡母,在募集社会捐助的同时,组织生产自救,帮助他们寻找生活出路。
  1935年,孙荫庭帮家乡贷款复垦荒地,因条件限制未能如愿,贷款按期偿还无望,正在内心煎熬之际,又闻济生堤倒塌的讹传,素守信义的孙荫庭则深感愧负友朋,顿萌轻生之念。于是,投身黄浦江中,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而寄望江流洗却未能履诺的烦忧。噩耗传至宁海、宝应两地,运河呜咽,大海放悲声。
  为感孙公“再造之恩”,古渡乡民于前横、山头朱、跳头三处立庙塑像,数十年如一日祀奉孙公,香火不断,对孙公的感激之情代代相传。1992年元月,孙荫庭百年诞辰之时,宁海县古渡乡干部和群众代表专程来宝应,向孙荫庭故居赠送匾额,上面书道:“一生行善未为己,解囊助人济灾黎。别离故土抗水患,身先士卒筑海堤。古渡业绩垂千古,宁海留芳载县志。夫人生前秉公道,节衣缩食育后裔”。人生如此,孙荫庭以其清正的品德、高尚的人格赢得了人们永远的怀念,是亦足以!何涛声依旧?是长伴着他圣洁的魂。

      信息整理: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来源:k8凯发-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 | 联系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k8凯发的版权所有 k8凯发 copyright © 2010-2021
      k8凯发的技术支持:平邑在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