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聘(1733--1799),字遁夫,号两峰、花之寺僧,祖籍安徽歙县 ,寓居扬州,曾住在彩衣街弥陀巷内,自称住处为〖朱草诗林〗。是金农入室弟子。一生未做官,好游历。工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竹 ,既继承师法,又不拘泥于师法,笔调奇特,自创风格。作品面目有多种,尤以画鬼著名。《鬼趣图卷》是他的存世名作,画家以夸张手法描绘出一幅幅奇异怪谲的鬼怪世界,借以讽喻社会现实,堪称古代杰出的漫画。袁枚、姚鼐、钱大昕、翁方纲均为之题咏。兼能诗,有《香叶草堂集》。妻方婉仪,子允绍、允缵皆善画梅,有〖罗家梅派〗之称。
在纽约第五大道1000号中央公园里有座高大宏伟的建筑——这里就是与伦敦大英博物馆、巴黎罗浮宫博物馆齐名的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2009年冬天纽约气温很低,博物馆的楼顶、窗台与门前的大树被雪花装点成白色。街市一片银装素裹,博物馆内春意盎然,参观者没有明显减少,在二楼的中国馆内参观者反比平日多了起来,原来这里正举行罗聘书画展。
讲起郑板桥妇孺皆知,同为扬州八怪的罗聘人们对他就显得有些陌生。其实罗聘的艺术成就很高,在扬州八怪中富有传奇色彩。能跻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专场展出,是再次对罗聘艺术成就的肯定。
金农的得意门生
罗聘是金农的关门弟子,得意门生,是扬州八怪中最年轻的一位,与他的老师一样,诗书画印无所不精。当罗聘还是二十出头的青年书画爱好者时,金农已是极富盛名的大画家了。那时罗聘想拜金农为老师,但他家境贫寒拿不出一笔可观的拜师金,后来他在妻子方婉仪的鼓励下写了一首诗,作为拜师金送给了金农,金农就是从这首诗里看出了罗聘的前途并收下他。
此段拜师佳话直到现在依然在扬州坊间流传,但与此同时还流传有另一个版本。寒风萧瑟的街市上,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在卖灯笼,他的灯笼做得一般,但每个灯笼上皆有画,而且画得非常好,这时来了一位小青年,他一下子买下了所有灯笼,这位老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学问家、画家金农。金农好生奇怪,就悄悄地尾随小青年到家,谁知小青年竟拆散了所有的灯笼,将有画作的灯笼纸小心翼翼地收藏了起来。这个小青年就是罗聘,从此罗聘成了金农的入室弟子。得到金农的指导后,罗聘的诗书画印长足进步,三十岁时已成了当时扬州城里有名的年轻画家。
鬼趣图为人乐道
金农的好多书画作品其实就是罗聘的代笔,他继承了金农的衣钵,又在金农的基础上有着自己鲜明的画风,极富特色的是他的鬼趣图。据说罗聘的眼睛很特别,是蓝色的,不知是他离奇的广告意识、市场意识,还是真有其事,罗聘说他能白日见鬼。他画了很多鬼图,这些鬼就是他白日所见。
有人分析罗聘画鬼只是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巧妙地画出了浮尘世界,又避开了当时存在的文字狱。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罗聘除了书画作品虽然有点怪,但并不离经叛道,鬼趣图只是表达了他对生命终结的一种关注,也是他的宗教观。罗聘始终没有对他的鬼趣图做过任何说明,但晚年他画的千佛像还是让我们产生了一些联想,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罗聘画鬼趣图,还需进一步的探讨。
鬼趣图不仅内容奇怪,画法也十分奇特。据说罗聘画鬼前先将画纸打湿,再在湿纸上挥毫作画,湿纸上画鬼的效果极佳,朦朦胧胧,鬼鬼祟祟,与众不同。湿纸上挥毫作画难度极大,罗聘的鬼趣图几乎无人能仿,膺品不多。罗聘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扬州,也数度远游,京城就去了好几次,初次去京城他就画了八张《鬼趣图》。他的鬼趣图和他的蓝眼睛轰动了当时中国画坛,也是当时街头巷尾热门话题。
奇趣夸张中见细腻
罗聘画风奇特。他的人物画,鬼趣图夸张、幽默,让观者发笑,但在笑的同时自然少不了有关社会问题的联想与思考。不少专家学者认为罗聘的画中已有了漫画的元素,并认为中国的漫画起于罗聘,罗聘是漫画界的鼻祖。罗聘的妻子叫方婉仪,是当时扬州城里少有的才女,她能作诗也能画画,尤善画梅。罗聘和方婉仪共有三个孩子个个都能琴棋书画,同样喜欢画梅,有罗家梅派之说。这样的家庭古代不多,现代也不多。
罗聘的画风极似金农,因此金农的画作很多是罗聘的代笔。当年,罗聘的代笔几乎无人能辨,现代鉴定依然难度极大,不过金农真迹略显粗犷,罗聘代笔稍见细腻,罗聘代笔的金农画,画是罗聘的,字是金农的,一幅画有两位大师的手迹,价值和意义都不一般。目前来看,罗聘作品的拍卖价格还不太高,价值远高于价格,收藏者可择机介入。
信息整理:
k8凯发-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