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扬州八大名刹之一扬州天宁禅寺-k8凯发

扬州天宁寺是清代扬州八大名刹之一。但它的历史到底始于何时,众说纷纭。最早的说法,是说唐代柳毅舍宅造寺,这个柳毅就是唐代传奇《柳毅传》中的主人公。柳毅是小说中的人物,我们也许不必深究。普通的传说,是东晋时谢安捐出别墅建寺,以供尼泊尔僧人佛驮跋陀罗在此翻译《华严经》。但是,对这一说法学者也有不同的意见。比较可靠的说法,应该是《宝佑惟扬志》所记载的,天宁寺始建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以年号为名,最初称为“证圣寺”。《宝佑惟扬志》是宋代编纂的扬州志书,与建寺时间较近,当时寺庙的名声又很大,当不会有太大出入。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证圣寺改名“兴教院”。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全国重要州府均建“天宁寺”,所谓“建寺”也包括将原有的寺庙更名,于是赐予此寺“天宁禅寺”之名,从此沿袭至今。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天宁寺,来历就在于此。
据有关文献记载,原来的天宁寺范围和规模很大。南至北柳巷北半段,北至今重宁寺,东至彩衣街西半段,西至小秦淮河。南北长约1667米,东西宽约833米,占地约6250亩。今南、北讲经墩,当为其时天宁寺讲经说法之所。原天宁寺山门在今天宁门街南口,门前有华表、牌楼。牌楼高二十丈,上悬“朝天福地”额,俗称牌楼口。牌楼上栖蝙蝠上万,故又称其地为“万福来朝”。寺内有青龙泉井一眼。到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为防御倭寇进犯,扬州增筑新城,把天宁寺山门即今天宁门街一线划入新城之中,于是天宁寺只剩下了护城河以北的部分,也即今天的天宁寺所在。
清代,清圣祖康熙皇帝六次南巡,五次驻跸扬州,其中有两次驻跸天宁寺内。赏赐优渥,并命两淮巡盐御史曹寅(曹雪芹的祖父)在寺内设书局,主持刊刻《全唐诗》,纂修《佩文韵府》。清世宗雍正皇帝,为该寺赐紫衣。乾隆帝六次南巡,至少有五次欣然驻跸于盐商们为他兴建的天宁寺行宫内。高宗乾隆二十二年(1757),誉天宁寺为“江南诸寺之冠”,并在寺西建行宫(就是现在的“西园”)、御花园,在寺前建御码头。清咸丰年间,天宁寺毁于兵火。同治四年(1865),僧人真修请两淮盐运使方浚颐拨款重建。以后又经历代僧人续建,使其成为规模宏大、殿宇整齐的仿宫殿式建筑。
御马头,在天宁门外北城河和小秦淮河的交汇处,水绘阁的东边。沿着北城河,向东,过天宁寺、史公祠、便益门……可达古运河,向西,经香影廊、问月桥、卷石洞天 ……可达瘦西湖。二百多年前,乾隆皇帝就是在这儿,在前呼后拥中登上龙舟,游览瘦西湖。
御马头的北面就是著名的天宁寺。乾隆第一次南巡到扬州,驻跸地是在南郊三汊河的高旻寺,进城甚为不便。从第二次南巡始,就把天宁寺作为行宫,此后每一次乾隆南巡都要驻跸天宁寺,每一次都要在天宁寺前的码头乘龙舟游览瘦西湖,于是原本无名的天宁寺码头,从此便响了名,成了闻名遐迩的“御马头”。
在天宁寺的护城河旁边,立着一块石碑,石碑的正面书有“御马头”三个大字。码头由青石平台与坡道组成,御码头由青石平台及青石板坡道组成,保存较为完整。20世纪80年代,增设“御马头”石碑及碑亭一座。为什么码头的“码”字都有石字旁,而此碑上的马却无石。相传,乾隆下江南来扬州游玩,当时,御马头随西园行宫刚落成,还没有名字,于是在此船游扬州时便题下了“御马头”三个字。乾隆认为“码”字有石伴在旁,会绊到脚,碍着前行的道路,不吉利。所以这位创造了康乾盛世的伟大帝王将
“码”字的石头去掉,于是就成了“御马头”。而这个御马头便是当年乾隆游览瘦西湖的起始点。
乾隆十八年,即公元1753年,扬州盐商于天宁寺西园兴建行宫,三年而成。宫前建御码头,乾隆游瘦西湖于此登船。御码头为青石所砌,历经二百多年风雨,虽已经过修缮,仍完好无损,坚固如初。
古扬州城曾有七门之一的“天宁门”,门内有“天宁街”,门外正对的就是天宁寺。李斗描述乾隆年间的天宁门内外,那是相当的热闹。“扬人无贵贱皆戴花”。此处设早间花市,附近梅花岭、傍花村、小茅山、雷塘的花农清晨担花入城、叫卖于市。清帘沽酒、茶肆品茗、游人如织。“游屐入城,山色湖光,带于眉宇。蒸鱼煮笋,尽饮纵谈,率在于是”。这里的山僧茶馆吸引游人。曾在此生活过的郑板桥有联曰:“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天宁门架有红栏钓桥,桥外有华表。
天宁寺建筑群布局对称、严谨,在郁郁葱葱的树木映衬下,更显得气势磅礴。经过一次次修缮,现天宁寺占地约19772平方米、建筑面积10460平方米,中轴线上有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华严阁,东西有廊房、配殿等。
天宁寺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只是历史上天宁寺的一小部分。经历了一次次历史变故,抗日战争期间,天宁寺为侵华日军所占,沦为兵营。由于年久失修,使用不当,至70年代末,已面目全非。1984年,我市对天宁寺大修,恢复了华严阁以南建筑,1985年完工。1988年,天宁寺作为扬州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2005年,扬州博物馆迁入新馆,天宁寺重新整修,恢复华严阁以北建筑。2008年,又复建了万佛楼、放生池,保护现有僧房,延长廊房、配殿等,恢复了历史上“一庙五门天下少,两廊十殿世间稀”的格局,开辟为扬州佛教文化博物馆。
山门殿西边的洞门,天宁寺果然有五个门。天宁寺历来有“一寺五门天下少,两廊十殿世间稀”的说法。“一寺五门”、“两廊十殿”都是事实,不过“天下少”、“世间稀”不免夸张。也许天宁寺的“大”,主要不在它的建筑规模,而在于它的历史内涵。
原天宁寺寺门朝南对天宁门,沿河边吊桥口原有一对华表。门前有一座牌楼,牌楼上一面书“晋译华严道场”六个大篆字,另一面写“邗江胜地”四个大楷书。寺门五洞,正门上端嵌砌“敕赐天宁禅寺”石额。山门殿前东西各有一座正面石狮。现在只有正门上端嵌砌“敕赐天宁禅寺”石额和石狮子一对。门上写着“勑(chì)赐天宁禅寺”六个遒劲端正的大字,传为宋徽宗所赐,这也是天宁寺最后定格的名称。

信息整理: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 联系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k8凯发的版权所有 k8凯发 copyright © 2010-2021
      k8凯发的技术支持:平邑在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