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因疫情出不了村,孩子们却想吃元宵了,怎么办?仪征月塘的李久平想出了办法,把家里的“老古董”——石臼搬出来,洗干净后,把糯米放进石臼舂成粉。
这石臼有二百年的历史了。就在年前,还有贩子找上门,开价300元想收购。可李久平说,“这东西是老物件了,有感情了,莫说300元,给3万元也不卖。”
二百年石臼传了几辈人
在过去的农村,石臼也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
李久平之子李强回忆,石臼配套的还有一个工具——石杵,它们是一套农具。
“以前没有电磨,每年春节,我们那里每家每户都蒸年糕、蒸包子,糯米和面粉就是用石臼舂杵砸出来的,这可是个技术活。而庄上就我家有石臼,腊月初八以后,家家就排队来我家舂米粉,乡里乡亲的,从没收过费。”
七十多岁的李久平回忆,过去吃的米粉、面粉、黄豆粉以及玉米粉等,都可用石臼舂出来,“今年再次用上了石臼,开始有点生疏,但用着用着就顺手了。”
石臼舂米粉,先舂一遍,再用筛子筛,粗一点的放到石臼里再舂,再过筛,前后要舂两次,“一共花了一个半小时,孩子们吃了都说很好吃,说是吃出了小时候的味道。”
李家来到月塘是在清代。李久平说,这石臼并不是他家自己打制的,“祖上在同治元年买下了别人家房子,石臼是人家留下来的,根据房契上描述,买之前房子就有40年了,因此算下来这石臼就有二百年左右的历史了。”
“这个石臼我们家好几代人都用过,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有了电磨,才不用它了。”李久平说。
石臼石磨象征农耕文化
其实,不只李久平家的石臼有贩子来收购。近些年来,不少村民家的石臼、石磨都已卖掉了。
“有市场需求,就有人做这行生意。”江都糜先生的一位亲戚,就爱好收集这类农耕物件,“只要他觉得好的,人家又愿意卖,他就淘回家。”
其实,不仅有人爱好收藏这些农耕物件,还有不少人将这些物件淘回来后作为装点。
市档案局工作人员彭伟说,据他了解,确实有一些人去农村淘石臼、石磨等物件,并将这些物件摆放到庭院中,作为装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些物件,其实已成为文创产品。”
彭伟认为,如果李家的石臼确实有二百年之久,那是有留存价值的。“相对而言,过去农家自己用的东西,并不会在上面刻上字迹,因此在佐证上会有困难,但自家留下来,也就不需要什么佐证了,只要自己觉得留着合适就行。”
在李强的记忆中,小时候过年前,家里总会舂一些米粉,那“咚咚咚”的声音,至今难忘。
李久平珍惜这老物件,也跟儿子平时的知识普及有关。原来,李强一直喜欢历史,也爱好收藏,“在很多人看来,这东西不就一块石头吗,但对我来说,它就是农耕文化象征之一,具有历史韵味,而且越古老越好。”
农村老物件留住了乡愁
李家的石材物件除了石臼,还有石门槛、石踏板。石门槛长118厘米,宽30厘米,厚度约25厘米,“看上去很‘夯’”;石踏板已被改造成石凳子,也很耐看。
就是这石门槛,也给他们留下了很深的记忆,“小时候,我和弟弟经常站在石门槛上面量身高,在门框上划一道痕,过一段时间,再划一道……”
李强认为,留下这些老物件,对他们家人而言,就是留住了乡愁。
小编了解到,农村的老物件其实有很多,如石制的,除了石臼、石磨、石门槛外,还有石缸、石鼓、石凳、石桌、石马槽、石猪槽等,“毕竟石头材质比较容易寻得,而且一般制作要求简单。”
当然,除了石制的,还有木制、竹编等,如扁担、木桶、犁、打谷桶、水车、竹篮、竹筛等。其实不少农耕器具除了进入城市庭院,现在也“入住”一些景点、农家乐、农业休闲观光点等。如在蒋王现代农业蔬菜园,入口就有水车。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少农具因其观赏性,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并成为产品进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