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市供电公司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侧记
发布时间:2019-12-13 8:45:36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浏览量:2086 【字体: 】
12月5日,江苏高邮市供电公司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爱心同行”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前往位于高邮市净土寺广场的爱心驿站,为在驿站参加志愿服务的社会志愿者送去暖宝宝、棉手套、口罩等防寒物品。当天是国际经济和社会发展志愿人员日,该公司1个实践所和13个实践站相继组织志愿者前往社区、敬老院等场所开展了文明实践活动。
依托电力行业具有高覆盖性、高渗透性的特点,该公司立足“用身边的故事熏陶人、让正面的宣传影响人、以贴心的服务温暖人”,创新形式、拓展载体,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高邮供电新时代文明实践经验道路,获得了县、市、省及中央文明办的充分肯定。
用身边的故事熏陶人
10月25日,有着14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的高邮市甘垛供电所员工任秀章骑着摩托车赶到30公里外的高邮市人民医院献血室,又一次献了400毫升成分血。他是一位响当当的“献血达人”,已两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累计献血量18600毫升,相当于他身体里总血量的3倍多。
任秀章的母亲吴大香,起初也不支持儿子献血。一次偶然的经历彻底改变了她的想法。2010年5月,时年75岁的吴大香不慎摔断了右臂,任秀章带她到卫生院治疗。由于伤情严重必须手术,需要输600毫升血。任秀章拿出了献血证,上面显示献血量达3400毫升,根据国家相关奖励政策,医院当场免除了他母亲700元的输血费。吴大香出院回家后,逢人就夸儿子无偿献血,做好事有好报。
任秀章执着的献血举动,感动了身边的同事。在他的影响下,甘垛供电所已有10名员工加入到无偿献血行列。像他这样的人,可谓是一个“好”人。什么是“好人”?就是努力成为“好人”的人。
这是11月12日该公司举行的“说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职工大讲堂上讲述的故事。讲堂上,史万全、高晓春等4名宣讲队员讲述了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榜样、好人等文明新风故事。
“史万全讲的故事对我很有启发,供电公司的活动很实在。”当天,在该公司调研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中央文明办一局副局长王小河评价道。
该公司通过职工大讲堂这个主要形式,组建故事创作和宣讲团队,挖掘身边人的故事,让身边人讲身边人身边事。今年以来,已开展职工大讲堂活动8次,对公司涌现出的创新、服务、见义勇为等10多名典型人物进行了宣讲,引导更多人崇尚文明新风。
让正面的宣传影响人
8月29日,“文游台”“掌上高邮”等4家高邮自媒体微信公众号相继以《高邮三垛的一间简陋小屋墙上贴了一封感谢信,原来这件小事让老人暖心!》标题转载了高邮市融媒体中心推出的一条新闻:高邮市供电公司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志愿者出钱出工,为三垛镇保安村的87岁孤寡老人陈桂林新建的小屋安装了电灯,还送来油米等慰问品,老人在小屋墙上贴了封感谢信,感谢党和人民政府。
这条新闻在高邮城乡引起了强烈反响。74岁的原高邮市三垛镇荡楼村支部书记丁正安看到新闻后很有感触。原来,丁正安退休后一直住在三垛集镇,有时会去村里看看。他听村民讲,村里有不少村民在镇里上班,晚上回家黑灯瞎火的,村里两条路上没有路灯。
“听到这话,我几个晚上睡不好觉,心里老是想着路灯的事。看到供电志愿者为孤寡老人服务的新闻,我心里有了决定。”11月10日,他决定自掏腰包万余元买路灯和电线、角铁等器材,并找到了三垛供电所请求帮助。三垛供电所所长、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卢宏松随即发出“为村庄义务安装路灯”的倡议,当场就有8名志愿者。第二天晚上,荡楼村的两条路上亮了起了22盏路灯。
像这样通过正面宣传影响人的做法,已成为该公司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常态之举。今年5月份,该公司作为高邮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首家驻邮央企,建立了以供电公司为主体的1个实践所和以13个供电所为主体的13个实践站,主动与高邮市委宣传部建立联动宣传机制。高邮市委宣传部以“高邮供电”作为主打宣传牌,及时采集供电职工参与文明实践的素材,通过高邮电视台、高邮融媒体中心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今年我多次在媒体上看到供电职工救人、助人等报道,在社会上起到了良好的正面宣传作用。”11月25日,在该公司调研的高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杨少荣说。
以贴心的服务温暖人
11月28日,高邮市甘垛镇官林村村委会副主任林富道与村民代表徐登松特意赶到该公司甘垛供电所,送上了一面绣有“为民办实事 不忘供电人”、落款“30名村民联名感谢”的锦旗。林富道笑着对该所所长、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费光悦说:“感谢供电所,更要感谢你们所的职工凌生雨!”
凌生雨是该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平时经常上网关注全国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信息。今年5月份,他在网上看到“山东某市行政大厅为渔民设立流动办公点”的消息后,想到他所服务的官林村有30户村民在荡区养鱼,塘口附近没有公用电网,村民只好向毗邻的养殖场“借电”用,用电很不方便。
“我们也能做为在荡区养鱼的村民做点实事。”凌生雨了解到,今年国网高邮市供电公司全面推广用电业扩申请新政策,偏僻塘口架线通动力电可以由供电企业投资建设。于是,他将官林村的情况向所里进行了汇报,得知可以在荡区架设电网后,激动地跑到荡区塘口,告诉了村民们这个好消息。6月份,电网项目陆续下达,供电所立即组织施工人员进场施工,新建了10千伏电力线路1.2千米、0.4千伏线路4.1千米,新增了4台配电变压器,总容量1600千伏安。变压器投运后,32户村民相继申请了动力电业务。
“6月底,正是塘口放养鲮鱼苗的时候,供电所为我办理了动力电业务,我原来在养殖场用电的50多亩塘口全部接在了公用电网上。电力充足了,鱼苗放养密度也加大了,今年每亩塘口比以往多出鱼100公斤左右,50亩塘口增加收入近4万元。”林富道欣喜地说。
供电服务连着千万家,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该公司通过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宣讲”“绿色能源”“安全供电”“电暖乡村”“爱心同行”“文化宣讲”等5支志愿服务队,开展以“学、讲、送、帮、护、行、悟”为主题的七类实践活动,进行分众化、菜单化、常态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今年帮助群众解决用电问题85个,惠及群众1.5万人。
信息整理: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