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城彩衣街名称的由来
发布时间:2011-9-20 6:09:20 作者:yztpdq 来源:本站 浏览量:3486 【字体: 】
彩衣街因裁缝店而得名!走在彩衣街上,随便问一位长者,他都会告诉你,这条街以前叫裁衣街,后来叫着叫着就成了彩衣街。
彩衣街真正的繁荣是清康雍乾年间,那时候形成了一条做衣服的商业街。乾隆年间有个大将福康安立下了很多战功,当时身名显赫,他特别喜欢穿绛红色的衣服,后来民间也纷纷效仿,彩衣街服装店的生意也很红火。到了咸丰年间,由于内忧外患,彩衣街开始渐渐衰落。
在彩衣街与北柳巷的路口有一个补锅店,年过花甲的店主张益书正在为水壶补底,老张一边敲着榔头一边说,他祖辈就住在这里,以前祖上在这里开过豆腐店,自己后来学了补锅的手艺,如今补锅店已经开了有40多年了。不一会,老张便补好了壶底。
“现在这些老行当已经不多见了,花十元钱补个水壶,回家还能继续用。”来修壶的市民张女士说,不过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会来补了,他们会扔了坏的,去买新的了。
老张回忆说,自己记事的时候,这条街上都是店,有烧饼店、饺面店、牛肉店、棉花席子店、邱家的茶食店,于大头家的布店、苏家酱油店……非常热闹。老张指着彩衣街与天宁寺街交叉口的一个带阁楼的老房子说,别看这房子破旧,它可是明代的建筑。以前这里是个肉铺,屋檐下有不少铁钩,当时就是用来挂肉的,后来肉铺不开了,不少铁钩都被拆了,不过还有部分没拆。
扬州学者黄继林说,这个老房子历史很久,即便不是明代的,也是清初的时候翻建的,在老房子旁边有个茶炉,当年浦琳就是在这里讲皮五辣子这个评话的。
如今彩衣街的服装店已经寥寥无几了,不过在老街的中段有一个启明唐装店。记者走进店内,陆启明老先生正站在工作台边裁着布样,在老先生的身后,挂着老先生与李嘉存等影视明星的合影。陆启明说,这是去年李嘉存在扬州开画展的时候拍的。谈到与李嘉存的交情,陆启明说,几年前,李嘉存来扬州,经人介绍来他店时做唐装,当时做了四件,回到北京后,李嘉存特别喜爱,逢人便夸说是扬州的一位师傅做的。
回忆起在彩衣街做裁缝的日子,陆启明说,当时是与父亲学的手艺,解放后去了服装厂,1994年因为父亲年事已高,自己年纪也大了,就从厂里回来自己开店了。那时候彩衣街还有十家左右的裁缝店,到了1997年,一些店都因为坚持不下去关门了,因为自己的店铺开的时间长,老客户多,所以生意还是不错。如今陆启明已经年过古稀,每天还要在操作台前站上几个小时,将布料裁剪好。“可别小看这裁剪,看起来给顾客量着尺寸,然后剪刀剪一下,但里面的学问可大了。”陆启明说,“就好比你是做记者的,如果有一位与你身材胖瘦差不多的拉板车的师傅,剪的尺寸是有区别的,你们记者每天要写稿,手臂是向前伸的,而拉板车的师傅,每天的手臂是往后展的,这肩部的裁剪如果不注意,那么就会穿了不舒服。”
从国庆路走进彩衣街,在老街的北侧,一排明清风味的门面房,机面店、香酥斋、百味老鹅等小吃店面又极有传统老街的风味。而在老街的南侧显得很现代,茶楼,网吧、饭店等店面给这条老街增添了不少极为时尚的元素,在这些带有现代风格的建筑与装饰的环绕中,一个砖刻门楼就立刻让你感觉到了历史的氛围。
在彩衣街30号的杨氏住宅门前,晏炳森告诉记者:“这儿曾是晚清广东盐运使杨紫木的住宅,在彩衣街上,可能是保存最完好的老房子之一了。”
杨家的老房子,被统称为“杨氏住宅”,早在1962年就被命名为市级保护单位。如今,最能显现杨紫木显赫身份的,要数彩衣街上的住宅大门门楼。虽历经岁月风霜磨砺,高大的门楼至今仍很完好,其中海棠镂空人物,抬头向上看,仍然能清晰看到砖雕中仕女的娇俏五官。“这是水磨砖砌。门楼上的砖雕有回纹图案,正中有海棠镂空人物故事,两边墙垛上部有镂雕花球,是扬州现存砖雕精品之作。”晏老说。
如今住在彩衣街30号的只剩一户人家。“之前住了有5、6户,后来陆续搬走了,如今只剩我一户了。”年过七旬的老者告诉记者,“我是1961年从南京来扬州工作,就一直住在这里,这里的房子一直也没有修过,几年前,大门坏掉了,我们就找了铁皮包了一层,我们还特意在门上用花纹组成五只蝙蝠的图案,喻意五‘福’临门。”
晏老对彩衣街很熟悉,他特地带记者找到杨氏住宅北面巷子里的一户人家。“你看,这块门匾挺有趣的,上面有‘蛰园’两字,应该是屋主人一种自谦的说法。”晏老告诉记者,这户人家的宅子原本也是杨家的,屋主人买了其中的后几间,所以起名蛰园,表示深藏其中,秘而不宣的意思。
信息整理: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来源:中国.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