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刊登了一则新闻:《江苏为13个城市空间找“味道”》,报道说,为避免“千城一面”,我省正为城市空间特色体系作规划定位,如“人文绿都”是南京,“江南园林”看苏州,“汉韵楚风”在徐州……那么,扬州城市空间特色体系如何规划定位?
打造“五城”定位新扬州
未来扬州城市空间特色体系是:保护历史
古城、彰显文博
名城、展现活力
水城、营造宜居
绿城、突出秀美
景城,重点特色空间是明清古城区。
在《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中,扬州市城市总体设计是:根据扬州的自然特征和历史文化资源特点,通过对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和环境特色的关键要素的设计控制和引导,延续城市文脉,整合城市空间景观资源,培育和强化城市“
水、绿、冈、城”一体的空间格局和人文与自然景观紧密交融的城市意象,塑造高品质、人性化和多样化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文化底蕴、古城风貌与现代气息并存的“历史古城、文博名城、活力水城、宜居绿城、秀美景城”。
“五大策略”推动“五城”建设
为打造“
五城”,扬州市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设计了“
五大策略”。
“
五大策略”分别是:保护完整的历史城区格局,通过对历史文化遗产本体保护、周边建设地带的视线控制、界面与节点的重点处理,营造“
历史古城”的视觉环境;挖掘保护扬州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和民俗风情,通过各类文化博览设施的安排与空间组织以及公共空间的设计,彰显“
文博名城”的深厚内涵;保护历史城河和沿河重要文化遗产,优化滨河地区用地功能,加强滨水区公共空间的塑造,突出滨水区的公共活动特性,展现“
活力水城”的独特魅力;通过城市绿地系统的合理组织,强化外围生态空间、风景名胜区与城市空间的渗透关系,形成连续的绿色廊道网络,突出滨河带状绿地的空间特色,营造“绿杨城郭是扬州”的意境,创造“
宜居绿城”的人居环境;控制城市空间尺度,通过对建筑高度、色彩与风格控制、街道景观与界面的处理、高层建筑布点与城市天际轮廓线的组织、城市地形地貌的保护等手段,突出“
秀美景城”的城市特色。
总体框架为“一区、一轴、一带”
据介绍,未来扬州市将以“一区、一轴、一带”为总体框架,通过重要景观节点、界面、标志性建筑物等视觉要素控制,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视觉形象。
“
一区”为历史城区特色意向区:划定历史城区(重点为蜀冈—瘦西湖风景区和明清老城区)为特色意向区域。保护历史城区的城市格局和整体的地形地貌,严格控制老城区建筑高度,保持低矮平缓的建筑特征;控制历史城河周边的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除局部地段设置标志性建筑物外,保持从河道向外侧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逐步递增的布置方式;确保从瘦西湖景区内主要景点外视不出现有碍观瞻的建筑物。加强对老城区、蜀冈—瘦西湖风景区和控制地带内建筑风格、尺度与色彩的控制,延续扬州传统建筑的特点;加强历史城河滨水区绿化建设,凸显历史城区的轮廓;重视进入古城的门户节点的塑造。
“
一轴”为文昌路景观轴线:文昌路西起火车客运站,东至廖家沟并延伸至江都,串联城市西、中、东三个分区,是城市重要的景观轴线。沿文昌路布置高质量的公共建筑,保持文昌路两侧界面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建筑设计体现各个时代建筑风格的有机过渡,突出古代风貌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特征;重视明月湖周边、文昌阁和京杭之心三个主要节点的空间形态与个性的塑造,强化公共活动空间的特征,集中布置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物。
“
一带”为古运河景观廊带:根据古运河与城市布局的关系,合理布置滨水地区用地功能,在保持以绿化为主要用地功能的同时,增加公共设施,适度安排居住用地;严格控制古运河滨水地区建筑高度和密度,保持古运河景观廊道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和连续性,保证廊道的视线通透,并经荷花池向北沿二道河与蜀冈—瘦西湖风景区相连,形成贯穿城市南北的低密度建设廊带;重点建设湾头古镇、大王庙地段、大水湾地段、南门地段、三湾地段、扬子津地段、南部新城中心区和瓜洲入江口八个节点。
信息整理:
k8凯发-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信息来源:中国.扬州市城市规划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