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扬州东南部大约40公里的江都乡下,有这样一个村庄,叫做“波斯村”,该村不仅拥有便利超市、邮局、银行、甚至还有“波斯饭店”、“波斯商店”……周围四里八村的人家,家里缺点啥,骑个自行车就直奔“波斯”。
为什么这里被叫做“波斯村”?这里真如传说所言,生活着很多鼻梁高挺,双眼深凹的波斯人?这里,还保留着异域的神秘习俗?
走进波斯村
“波斯村”位于江都大桥镇的东北方向,在行政区划调整以前,属于江都昌松乡,如果你问114接线小姐,她会用诧异的口气跟你确认,“波斯村?是昌松的吗?”在扬州,却有着一个西域民族名字命名的村庄,接线员大概也感到好奇。
打听到村上的电话,我们根据百度地图的指示,选择了一条最短的路线。从扬子江路向南,进入宁通高速,在江都下高速,向南约1.1公里向东转入省道“s336”,朝着泰兴方向一直走,便是千年古镇大桥镇。
由于行政区划调整,原属昌松乡的波斯村也划入了大桥镇的版图。大桥镇成为到“波斯”的必经之路。值得一提的是,在沿途还会经过淮南大寺“开元寺”,据说,该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是扬州境内最大的田园寺庙,1958年完全毁灭,1980年重建。如果时间宽裕,不妨绕道参观一下
从大桥镇向波斯村有两条路,一条老的柏油路,一条是新修的乡间水泥路。后面一条路窄,是村与村之间交通的便道。为了不错过乡间的美景,我们沿着水泥路东行。
一路上都是都是村庄,一个接着一个,麦子就要熟了,麦穗沉甸甸的,连绵数十里,风吹如浪涌,偶尔要经过村民的院门,我们便问一声,波斯村到了没?热情的乡民总是大声告诉我们,一直往前走,走到头就到了。
“波斯”,就在这条乡间小路的尽头。
波斯人的传说
一路上,都是村庄,到了“波斯”,却出现了成排的楼房,沿街尽是商铺,就连苏果超市,也在村里设点。这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一踏进这个村子,我们便急切的想找到波斯人的遗迹,甚至希望立刻看到鼻梁高挺,眼窝深邃、两鬓留着长胡须、却说着扬州话的波斯后裔。不过,沿着村子里的马路转了几圈后,我们并没有看到“波斯人的后裔”。
在波斯村委会,我们见到了村上的朱会计,村上4000多口人,都要到他这里办理农村医保,他对村上的人都比较熟悉。
在他那里,我们了解到,原来现在的波斯村以前是昌松乡的镇区,行政区划调整后,乡政府就搬到大桥镇。
我们在这还听到了一些关于波斯村的传说。波斯村原名榉树阁,早在唐代,扬州以其濒江通海、运河贯通的特殊地理位置,成为当时国际性商业贸易港埠,也是水陆“丝绸之路”的结合部。波斯人经内陆或沿海来这里经商者络绎不绝,留居经商者多达5000余人。相传有一位波斯商人在这里结识了一名姓郭的巨商,并与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这位异国商人与郭结伴,来到郭的家乡榉树阁,住在郭家,从事以物易丝活动,有时他也给当地人医治疾病。由于波斯商人性格豪爽,待人真诚,当地人都非常乐意和他亲近。在朝夕的相处中,波斯商人与郭家一位姑娘日久生情,并结成夫妻。
不久,榉树阁东面有兵匪起事,向扬州方向一路抢掠。大敌当前,沿途百姓纷纷组织乡勇军以自保。住在郭家的波斯商人,因其身体高大,面貌奇特,悍勇强直,被当地百姓拥戴为乡勇军首领。他带领民众,拿起武器,与匪兵进行殊死斗争,在一次激战中被匪兵杀害。为了永远纪念波斯商人的保民之恩,当地人就将榉树阁改名为波斯庄。日久天长,这位波斯商人逐渐成了当地人心目中驱除邪恶、保家安民之神。形成了“波斯龙骧祭”的祭祀风俗,一直延续到上世纪60年代。
这是当地人比较认同的,有关波斯村名称的由来。不过,这里找不到任何波斯人留下来的实物,波斯人的墓在哪里,也无人知道。
朱会计告诉我们,在解放以后,这里一直作为昌松乡“直属大队”,村名就叫“直属”,但是当地老百姓却一直喊这儿叫做“波斯”。朱会计介绍,老百姓祖祖辈辈都叫这个地方为波斯,后来在区划调整时也恢复此地名。
此外,据朱会计介绍,当地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叫做“波斯六家庄,荞面疙瘩汤”。
这说的是波斯庄有一条老波斯河,全长20公里,沿河六个村庄,都曾住过波斯商贾。荞麦则是他们的主食,原产于中亚地区,由波斯人传来中国。如今当地还广种荞麦,附近饭店里也有荞面疙瘩汤、荞面薄饼、荞米粥等,别具风味。朱会计说,曾经到访的研究者猜测,这可能是当年聚居波斯庄的波斯人的主食。
我们还了解到,这里独特的“波斯龙镶祭舞”,已经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过,当地已经很少人对此有所了解。“这里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风俗习惯”,朱会计告诉我们,村上的人都是汉族,在生活上与周边村民没有什么不一样。
寻找波斯后裔
佴姓是波斯后裔?
佴(音“nai”,当地人则读作“li”)姓是波斯村及周边地区所独有的姓氏,各种说法都猜测,他们就是波斯人的后裔。朱会计告诉我们,他们的长相与其他人相似,但眼睛的颜色是黄色的。
这让我们急切想见到佴姓人。然而,今天在波斯村,佴姓仅有几户人家,倒是在邻近的昌西村,佴姓多一些。在朱会计的带领下,我们赶到了波斯村西边的昌西村。当地接待我们的村干部,拿出了全村的花名册,足足100多页的花名册,差不多有一半的人姓“佴”,恰好,这位村干部自己也姓“佴”。
我们按照花名册的提示,走访了十多个佴姓人,然而,对于自己的姓是怎么来的,没有人能说得清。而且,他们的长相,与其他姓氏也并没有什么不同。
不过,昌西村的这位佴姓干部告诉我们,一位长相酷似外国人的佴姓老人在几年前已经去世。这位老人身材高大,鼻梁挺直,眼窝深邃,眼睛呈棕黄色,两颊胡须浓密,生前曾被称作“波斯老人”。
朱会计介绍,周围有佴姓的还有高汉等几个村庄,他们都是本家,同出一族,家谱自然也是就是一个。昌西是佴姓的主要聚集地,但是,族谱已经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毁于轰轰烈烈的运动中。为了碰碰运气,我们又折回波斯村,在村东头住着一位78岁的老人佴庆生,“他或许知道佴姓来源。”
在我们看来,佴庆生鼻梁挺直,眼窝深凹,眼睛略显棕黄,特别是老人浓密的眉毛,挺直的鼻梁、深凹的眼窝,和本地人确实有些不一样。
佴庆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波斯人的后裔,不过他说,解放前曾看到过家谱,他的名字就在谱上,只是当时年龄尚小,并没有特别在意。
夕阳下的“波斯亭”
佴庆生告诉我们,曾经有人提出要续修家谱,然而由于需要大量的资金加上难度较大,这样的想法最终没有实施。
没有了“族谱”,家庙也已毁灭,人们已经很少再关心自己的姓氏的来源。为了生计,佴庆生的儿子、孙子不得不外出,到南边十多公里外的嘶马打工,留下老人独居。
朱会计告诉我们,曾经有几路人马到波斯村调研,最终都没有给出明确说法,佴姓人是不是波斯人的后裔。
即使如此,在旅游经济渐热之后,1994年,当时的昌松乡政府曾经出资在村中央建“波斯亭”,并利用河道清淤的机会,在村南头的一条河中寻找“波斯人的墓”,结果什么也没有发现。
告别朱会计,正是傍晚六点钟,我们选择另外一条柏油路回扬州,路上挤满了下班的人们。
他们骑着摩托车,从南面沿江的工厂里回来,有的身上沾染着机油,有的带着自己的妻小。农忙的时候他们是农民,农闲的时候他们是产业工人。
信息整理: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来源:扬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