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端午传统节日的三大谜底解密
发布时间:2012-6-22 4:09:06 作者:yztpdq 来源:本站 浏览量:2774 【字体: 】
中国地方大,端午的来历南北说法各有不同,表现出的民俗事象也各有侧重。扬州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使扬州的各种文化现象都具有兼有南北的特点,扬州端午的来源、民俗事象也是南北特点兼而有之。
端午的由来不同:与伍子胥有关
关于端午的起因,传说最多、流传最广的是的祭祀屈原,在吴越地区有说是源于龙的图腾崇拜,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中说,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吴越百姓五月初五日用"“五彩丝系臂”是古代“断发纹身”“以像龙子”习俗的遗迹。在吴越地区还有说是对越王勾践的纪念;也有说是为纪念孝女曹娥。
北方地区普遍流传着端午节源于五月恶日。从先秦时代开始,人们都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大戴礼记》、《吕氏春秋》、《史记》、《风俗通》、《论衡》等典籍中多有记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东晋大将王镇恶的名字就是因为五月初五出生,要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这一天是“不吉之日”,所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近年来还有学者认为端午源于古代的夏至。
扬州地区除了有纪念屈原一说外,还有一说是,源于对吴国重臣伍子胥的纪念。春秋时期,扬州是吴楚交界之地,所谓“吴头楚尾”。楚王杀了太傅伍奢和他的大儿子伍尚。伍奢小儿子伍子胥为报父兄之仇,逃往吴国。楚王派兵追赶,一直追到如今仪征胥浦的长江边。当时正是五月,江水滔滔,伍子胥走投无路,遇老渔翁相救过江,伍子胥解下佩带的七星宝剑相赠,老渔翁笑了笑说,楚王悬赏万担米谷,捕捉伍子胥,岂止这一把七星剑呢!伍子胥上岸后,老渔翁竟投水自溺而亡,以示自己绝不告密。后人为纪念此事,就在江边建祠立祀。祠堂里,伍子胥居中,老渔翁立于上侧。“胥浦”这个地名也因此而来。人们为纪念伍子胥和那位老渔翁,每年端午,便举行龙舟竞渡,明代蒋方有一首《子胥祠》诗:“昔怜棠邑地,俎荐托城荫。霸气吴同尽,悲风楚自深。渡江飞遁日,解剑急酬心。渺渺芦中影,含凄并到今。”《扬州风土纪略》载:“……相传伍员解剑渡江处,今则桥名胥浦。地以人重,而引济之渔父,得侠烈气慨,尤得士君子之风。事越数千载,莫不慕其仁智廉让而景仰不遑焉。”
这个传说的另一个版本是,伍子胥逃到河边,一位年轻的浣纱女救了他,后来这位女子也跳入河中,表示自己绝不会走漏口风。伍子胥敬佩浣纱女大义的行为,发誓伸冤报仇后,定为浣纱女立忠义祠堂,一年四季祭奠供奉。
后来,伍子胥报仇雪恨之后,班师回朝,专门赶到浣纱女投河的地方祭奠,建造了浣纱女的祠。听人说浣纱女投河的两岸蜈蚣很多,他怕浣纱女的清白之体受蜈蚣毒害,在河边的一座小山上放了五百多只大公鸡吃蜈蚣,人们把这座山叫做“鸡留山”,当年伍子胥过河的渡口,人们就叫作“胥浦”,一直叫到今天。
虽说端午源于纪念伍子胥的说法,通行于吴越地区,但各地内容、细节不同,苏州地区主要是伍子胥被害后尸体被抛入江中,溧阳则是“浣纱女”的故事。
粽箬不同:不用竹叶用芦叶
全国各地在端午都要吃粽子。粽子,一名角黍,用粽箬包裹糯米而成。箬,是指一种宽阔长大的竹叶,《说文》解释是:“楚谓竹皮曰箬”,《本草纲目》说这种竹叶“生南方”,我们见到的嘉兴粽子就是用这种箬叶包裹的。这种竹箬扬州不生长,就用芦叶包裹糯米。扬州人在端午前,各家各户准备好糯米、芦叶裹粽子;农村妇女更是三五成群,相互帮裹。扬州的粽子除了白粽子(包裹的只是糯米)外,还分有荤素,荤的有鲜肉、咸肉、火腿、香肠等,素的有豆沙、蚕豆瓣、赤豆、枣子等。粽子的式样有三角的、小脚的等等,裹得越紧越有滋味。端午前一日起,就户户飘香,端午之日家家食粽,剥去芦叶,香糯鲜美。
端午节重在午时,家家设午宴,穷有穷过法,富有富过法。旧俗,是日午间,须饮雄黄酒,吃桃、桑椹、樱桃、粽子等,还互相宴请,这些活动都叫做“尝午”。午宴的菜都要带红,号称“十二红”,就是用酱油烧红或自然红的十二样菜。有煮黄鱼、烧肉、虾子、咸鸭蛋、炒苋菜、拌黄瓜、杨花萝卜、莴苣等,一顿鲜美丰盛的午餐。正如《望江南百调·扬州好》有一首道:“扬州好,端午乐如何?到处艾绒悬绣虎,大家蒜瓣煮黄鱼,跳判闹通衢。”“悬绣虎”则是除“五毒”的内容了。
龙舟竞渡方式不同:祭龙头
龙舟竞渡是端午的一个重要内容,扬州端午的龙船竞赛由来已久,清代名士王仲儒曾有一组扬州“端午竹枝词”,说到:“扬州也有曲江头,皓齿朱唇日日游。东舍西家忙不了,菖蒲香里看龙舟。”“飞云飞鸟扬风旗,端午从来竞水嬉。金鼓忽喧人尽望,船梢倒挂小童儿。”
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记述了乾隆年间扬州龙船竞赛的盛况。龙舟长约十多丈,分为龙头、龙腹、龙尾三部分。船上枋柱,挂着彩幡,悬着乡旗。表演的主要成员,有手执长钩被称为“跕头”的篙师,和掌握船舵的“孥尾”。擅长水戏的小儿,在船梢上演出各种技艺,扬州话里叫“掉梢"”。他们表演"“独占鳌头”、“红孩儿拜观音”、“指日高升”、“杨妃春睡”等各种节目。还有一些小船载着乳鸭,往来于画舫之间,常常有一些游人,买了鸭子抛入水中,船上人执戈竞斗“抢标”;还有的在空瓶或猪脬放上钱、果抛掷的。以浮于水面的各种物件为目标,舟中表演者入水抢夺,显示水嬉的功夫。竞赛时间从四月三十日试演起,至五月十八日止。有的船上还供奉神位,有人说是屈原,有人说是伍子胥。
《扬州竹枝词》中还有另一则记载:“城河五月浅于沟,水上红裙艳石榴,手把素执遮半面,撩人眼不看龙舟。”河浅人多十分拥挤,看节日庆贺的成份多,竞渡的气氛少。
张岱在《陶庵梦忆》中有一节记瓜洲与镇江金山间长江水面的竞渡,真是气势宏伟。“龙船无瓜洲比,而看龙船亦无金山寺比。瓜洲龙船一二十只,刻画龙头龙尾,取其怒;旁坐二十人持大楫,取其悍;中用彩蓬,前后旌幢绣伞,取其绚;撞钲撾鼓,取其节;艄后列军器一架,取其锷;龙头上一人足倒竖,掂掇其上,取其危;龙尾挂一小儿,取其险。”
仪征十二圩的龙舟竞渡,竞渡时间之长、方式之奇也为他处所罕见。厉惕斋在《真州竹枝词引》中记述道:“五月初一日,龙船下水,虽三两只,而其船荷花瓣底,比扬州平底快捷,且龙身长大倍之。游人坐小船,谓之游湖,小者曰‘草上飞’,大者曰‘双飞燕’,间有秦淮藤棚来,曰‘南京艑’,其价独昂。游客掼鸭,人立龙首,争下捉之,曰‘抢鸭’。或猪脬掷水中,曰‘抢标’。意即古水嬉也。有彩绳系短木于龙尾,七八岁小童,双丫髻,红衫绿裤,立短木上演其技,如童子拜观音、金鸡独立、倒挂鸟、鹞子翻身等名目,曰‘吊梢’。观者骇然,演者宴若也。演罢,舟子招歌,自成一调,所谓水调歌头,其遗意欤。初五日端午……午后人往天池看龙船,盐船各帮水手,扎纸龙头尾于脚划,酒后醺醺然,飞棹欢舞而来,曰‘癞乌龙船’。必花红爆竹迎之,否则抢鸭、抢标,诸多为暴。此来彼往湖船,船中恐溅水,而岸上人见以为乐。”
十二圩曾是两淮盐运总栈的所在,从同治十二年到民国十六年这六十年间,这座小镇上曾聚了以湘、鄂、赣、徽等地十八帮盐工船工为主体的二十万人,笔者前几年在十二圩采访,听老人们说,每年端午的赛龙舟事与他出不同,盐工船工们对龙的崇拜超过一般。
每年参加竞赛的龙船一般都有二、三十艘,每帮至少是一艘,有的大帮有两艘,船上有个帮的标志旗。龙舟同时出发抢标,每条船上大约四、五十人,水手每边22—25人,按鼓点划桨;站船头的一人,是总指挥,也就是船老大;船尾一人,是掌舵的;打鼓、挥旗的各一人,按船老大的指挥击鼓摇旗。另外还有装扮成白娘子、许仙、法海等戏剧人物在船上添采的。除了赛龙舟外,还伴有舞龙灯、荡湖船、踩高跷等其他的民俗娱乐活动。《真州竹枝词》中的《龙船》说:“旌旗五色耀中流,引得豪家泛棹游。住此江呈人最乐,看龙灯后看龙舟。”
节后,龙船、龙灯上的龙头,都以很隆重的仪式请下来,供在各帮的会馆中,十二圩的赛龙船还寓有祈祀的意味在内,娱神又乐人。
晚清的时候,扬州钞关运河上的龙舟竞渡,依然十分热闹。富商大户把赏票放在掏空的鸭蛋壳里,扔到运河中,让划龙舟的水手下水“抢标”。鸭蛋壳在水面上随波逐流,沉浮不定,“抢标”的水手必须要用嘴将鸭蛋壳咬住,才算“得标”。每年端午,运河两岸挤满了观众。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当附近各地的龙舟聚拢到城南钞关河边准备“抢标”时,众多观众挤上了停泊在河边的“锞船”。大批观众拥到船上,全都挤到临河心的一侧观看“抢标”,船体失衡倾覆,落水伤亡者达二百余人。这一年是丙午年,史称这次事件为“丙午龙舟案”。此案以后,官府明令禁止端午时节举办龙舟赛事。此后一百年来,扬州城里再也没有举行过端午龙舟的竞渡活动。
信息整理: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来源: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