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泰山殿石狮历史人文信息初探-k8凯发

     历史上宝应流传着一首“宝应十景”的民谣:“一宿庵,二真宫,泰山殿,宁国寺,五条街,陆公馆,戚家汪,八宝亭,九华庵,石牌楼”。其中庵庙占其半,可见古代宝应宗教建筑规模之盛。
     根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宝应有庵观寺庙百余处,而以“江淮巨观”泰山殿为冠。时过境迁,大多已损毁死殆尽。近20年来,城乡各地先后恢复建设了一批寺庙。2014年我县启动了复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寺庙建筑群——泰山殿的大建筑工程,得到县内外相关人士和广大民众的关注和支持。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山”的泰山殿,如今可寻见的仅有原地山门石建牌坊的残柱两根,和原置于山门前现移至纵棹园北门碑坊前的石狮一对。这无疑成了复建泰山殿的唯一遗存珍贵“宝物”。笔者从文物的角度,拟对泰山殿石狮相关信息试作初步探究。
     宝应地处淮河下游里下河地区,素有“水乡泽国”之称,由于地势低洼,形成“诸湖延袤,上下相接”的地域特征。自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开凿古邗沟以来,宝应县城应运而生,成为水路要冲,江淮名邑。至明清古邗沟在宝应境内共经历过十三次变迁。明代万历年间弘济河开浚前,漕运舟行走湖中常历风浪之险,损失十分惨重。明朝初年,朝廷采纳乡贤柏丛桂的进言沿湖东筑塘岸以治水患。明万历年间又在湖东岸外再筑一堤形成河道,引水于内行舟,将河湖分开,这就是明万历十三年所筑的弘济河。弘济河的竣工,标志着里运河的逐步形成。从此,湖河分道,使漕运得到了保障。上报朝廷后,万历皇帝赐名“弘济河”。弘济河成时,位于弘济河北入口东岸的碧霞宫更名泰山殿,“上遣祭告,仁圣太后遣中官挂袍”以资隆庆。于此朝野同庆之际,常州居士陈策敬献石狮一对,置座泰山殿山门前。这时石狮便成了镇水保平安的一对“瑞兽”。从此,泰山殿与大运河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人们祈求上苍保佑漕运、民生平安的圣殿,“香火之盛为东南冠”并形成规模盛大颇具特色的“泰山殿庙会”。
     自古以来,石狮在我国被视为祥瑞的灵兽。然而,石狮的起源并不在中国,相传是由西域朝贡奉献给我国皇帝的。
     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与西域各国的交往通道,狮子最早是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此后,西域入贡献狮的记录不断出现。狮子这远道而来的客兽逐渐融入中国人的民俗生活,不仅受到礼遇,而且国人对它崇爱有加,尊崇为“瑞兽”。提升到与考虎相等的“兽中之王”地位。李时珍《本草纲目》称“狮子出西域诸国,为百兽长”。狮子在中国交了如此好运,也得益于汉代佛教的传入。《灯下录》云;佛祖释伽牟尼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曰:“天上地下,惟我独尊”。所以佛教视狮子为庄严吉祥的神灵之兽而倍加崇拜。
     狮子有了这等的威严,于是汉唐时的帝王陵墓、贵族阴宅前开始出现了石狮的踪影。当时只限于在陵墓阴宅前摆放,作为神道上的神兽,常与石马、石羊、石虎等石像生排放在一起,用以震慑,使人产生敬畏的心理。
     石狮走向民间,成为守卫大门的神兽,这种习俗大约形成于唐宋时期。唐朝京城的居民,取其纳福招瑞的吉祥寓意,用石狮子等瑞兽来守卫大门。宋元以来,为了彰显自家的声势,又将石狮等瑞兽雕刻在柱石上。这是关于我国石狮看门出现时间最早也是最详细确凿的记录。
     置于寺庙府第门前的石狮子摆放是有规矩的。一般来说,都是一雄一雌,成双成对。而且一般都是左雄右雌,符合中国传统男左女右的阴阳哲学。放置门口左侧的雄狮一般都雕成右前爪盘转绣球或者两前爪之间盘一个绣球;门口右侧雌狮则雕成左前爪抚摸幼狮或者两前爪之间卧一幼狮。
     石狮在大门两侧的摆放,都是以人从大门里出来的方向为对应的。当人从大门里出来时,雄狮应该在行人的左侧,而雌狮则是在行人的右侧。而从门外进入时,则刚好相反。有些建筑物大门里外都有一对石狮子的话,门的外面(也就是进门方向)是雄狮在右侧,雌狮在左侧;门的里面(也就是出门方向)是雄狮在左侧,雌狮在右侧。相传农历每月十五日,要按时用清水调和御守盐,擦洗石狮子眼睛,寓意看清小人、明辨善恶、招财进宝、除恶扬善。
     古寺庙正门前两侧的石狮,公狮张口注视来往信众,母狮子闭口护子,表现传统社会男主业、女主内,各司其职的理念。公狮子的脚下踩着球代表权力和统一,母狮子脚下踩着一头小狮子,表示母仪天下。狮子的嘴一个张开一个闭合,两者代表吐纳之意。狮子嘴巴一张一闭,还寓意张是招财,闭合是守财,钱财只进不出的意思。传说中,狮子还具有预卜灾害的灵力。如果遇到洪水,石狮子的眼睛就会变成红色或流血,人们根据此征兆,便可主动应对及时避难。
     据考证在狮子传入中国之前,麒麟等形象作为镇墓兽等已广泛使用。麒麟也是神兽,而且有助于风水,特别对那些门对水源(河、江)的,有驮水的作用;与此同时,在乡间路口,人们常常会设立石狮子与“石敢当”,希望它们能够镇宅、辟邪、保护村寨的平安等。
     中国古代,石狮具有造型多样,工艺精美的特色,是出色的艺术品。舞狮也是节庆、集会重要的表演形式。白居易《西凉伎》诗中描述舞狮曰:“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辞。应似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与现代所见的舞狮情景颇有几分相似。
     宝应泰山殿石狮具有典型的明代石狮特征。雄狮高215厘米,雌狮高212厘米。双狮以须弥座为基座,基座上刻有如意云纹和二方连续缠枝。雄狮直立,头微斜,双目圆睁,毛发卷曲,后尾蜷曲,胡须下垂,脖间扣环。前爪上下托举绣球,球面刻连线纹。母狮身作斜姿,怀托幼狮,幼狮玩皮前爪伏向母狮怀中,母狮睁目张口,犹似警惕呵护幼狮,以防外界侵犯之态。泰山殿的石狮采用中国传统的圆雕技法,托举的“绣球”,上肢怀抱的幼狮,直立的后肢等均采用镂空透雕,使其石狮的肢体更加生动;脸部的眼、口等处采用了深浮雕,卷发和尾部以及幼狮身部均用浅浮雕,使其细腻传神。尤其是神态憨厚可爱的雄狮,微张的口中含着一段绶带,体现了刚柔相济雄性美。总之,这对石狮外观大气,线条流畅,神态生动,富有人性,质朴自然,雕琢精细,形象传神,具有南方地域石狮灵秀的特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母狮座的一侧刻有“常州府武进县怀德乡信士陈策同妻袁氏、妾蒋氏敬赠”铭文字样。证明了宝应泰山殿“江淮巨观”的影响之大。这对雄狮历经明清两代,数百年来一直耸踞于泰山殿的牌楼下。1951年被移置宝应中学门前。“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掩埋于地下,免遭催毁。1983年移置纵棹园北门,得以供游人观赏。
     综上所述,宝应泰山殿石狮集传统造型艺术、人文内涵于一体;与泰山殿融道、释、儒于一炉的“圆通”特质,便体现了其大文化背景的气息。
     如今,作为明清“江淮巨观”唯一完整遗存的“神物”——泰山殿石狮,回归泰山殿山门,这是历史文化正本清源的体现,盛世祥和的彰显,宝应运河文化蕴藏的再现。
     信息整理: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来源:k8凯发-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 | 联系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k8凯发的版权所有 k8凯发 copyright © 2010-2019
苏icp备10068214号      k8凯发的技术支持:平邑在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