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人对老鹅的爱,从头到尾、从里到外,从万物复苏的春天爱到寒冷阴湿的冬天。经过卤制的老鹅形态饱满,烂而不散,色泽黄橙油量,质感松嫩、肥而不腻,鲜咸,可以说是三分食材三分卤汁四分手艺集大成造就的绝对美味,而盐水鹅也成了身在异乡扬州人的集体回忆。每逢佳节探亲时,四望亭那家扬州老鹅熟食摊子便排起了长队,最夸张的一次是目睹了一位在东北工作的扬州人,一下子买走了10只老鹅,当即让排在队尾的人心里哇凉哇凉的。
盐水鹅在扬州被亲切的称为“老鹅”,老鹅其实不老,都一年生的扬州鹅。这种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繁殖率高的扬州鹅,是扬州大学赵万里教授承担国家研究的课题,他将蜀鹅、皖鹅和本地鹅杂交,培育成肉食兼用的扬州鹅,也算是国内第一新鹅种。扬州鹅集中了父本和母本的优点,它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繁殖率高,一般来说70日龄的仔鹅,可以达到3.3至3.5公斤,比太湖鹅的生长速度高27.8%。第二点是后代肉质好,肉类蛋白质含量比它的父本高1%。第三,其产蛋水平比较高,年产蛋量可以达到72至75枚,可以生产62至64个雏鹅。它还耐粗饲,放牧的时候任何草它都能吃。扬州鹅繁育中心就在高邮湖边的送桥镇张公渡村。
鹅有许多光辉史事,如王羲之写经易鹅,骆宾王7岁咏鹅,鹅以其高昂鸣叫声救了围城罗马。鹅以“昂扬雄健”姿态傲人,有“鹅司令”之称。
在高邮湖畔,随处都能见到扬州鹅的身影,雪白肥硕的身体,鹅头上顶着鹅黄色肉冠,走起路来摇摇摆摆,三五成群,或是如雪片白云一般漂浮在碧波里。在高邮湖,养鹅是个清闲的差事,只需要清晨把大白鹅赶下湖,湖中丰富的水藻、浮萍就能让鹅们饱餐一顿,到了傍晚,养鹅人只需站在岸边,吆喝一声,白鹅们便乖乖的上岸。夜幕降临,成群的大白鹅将长颈蜷缩在翅膀下,似孩童倚靠着母亲般安安静静入梦乡的场景,令人难忘。
据官方统计仅扬州鹅,扬州人一年消费盐水鹅多达2000万只,而制作扬州特产风鹅所使用的扬州鹅数量则多达6000万只。庞大的数字背后,是透着扬州人对扬州鹅深深的喜爱。清代,扬州官员曾用盐水鹅招待下江南到扬州的康熙和乾隆皇帝,受到赞誉,因此扬州盐水鹅名扬天下,作为地方特色菜闻名遐迩。盐水鹅大多采用古法制作,讲究工序、制作程序繁琐不说、还需老卤助阵,一般家庭难以在自家卤制,大多是去老鹅熟食摊子斩半个老鹅或前胛、鹅头尝鲜解馋。现在有真空包装和速递服务的出现,让扬州老鹅走出了扬州地界,也慰藉了那些分散在天南海北扬州人的思乡之情。
往年,每到大雪节气过后,扬州城的主妇们便陷入到一片忙碌之中,买来成捆的雪里蕻晾晒腌咸菜,打电话托乡下的亲戚选几只爪子尖硬发乌一年生的高邮湖大公鸡、高邮湖麻鸭或高邮湖的大白鹅送进城里来,一夜之间,阳台上、窗户上挂出竹竿,上面挂满了不拔毛的公鸡、鸭子和白鹅,羽毛不断被风吹撩起,活像是满血复活一般,透着生气。
风鹅、风鸡、风鸭、咸鱼和灌制红彤彤的香肠,在扬州统统被称为“咸货”,是扬州人过年时餐桌上的必备品,虽然制作工艺大多出自民间,采用土法腌制,一般没有菜谱记载,却能登上大雅之堂,甚至出现在《红楼梦》贾府菜谱当中。制作咸货工艺其实不难,每一步骤看似随意,却凝结着几代人积攒的经验与智慧。风鹅、风鸡和风鸭腌制时,讲究宰杀时不能弄破身体,采取口腔刺杀法,尽量放尽血液,然而在翅膀下开个小口,将内脏掏出,里面揉进去大盐和花椒,平放在案板上或倒挂胯制3~4天,不能堆叠,以便保护羽毛。风干用麻绳穿鼻,挂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只需要半个月左右,经过自然风化的风鹅终于得以示人。在腌制风鹅时,不拔毛,这样自身的蛋白质才能保存更完整,受到时令的限制,只能在每年的大雪节气前后加工,往年腌制好的咸货大多只能吃到开春,如今有了冰箱的介入,咸货全年皆能食用。
在王鲜记农家饭的餐桌上,一年四季都少不了咸鹅的身影,清蒸之后的咸鹅,肉质呈现淡淡的胭脂色,鹅肉经嚼,细细嚼咽,透着鲜咸味道,是男人们最爱的下酒菜。
信息整理: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来源:
k8凯发-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