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负盛名的扬州八刻通常指的是哪八刻-k8凯发

    扬州八刻是扬州久负盛名的汉族民间雕刻工艺的总称,通常是指木刻、竹刻、石刻、砖刻、瓷刻、牙刻和刻纸、刻漆等八种工艺,其中尤以竹刻、牙刻和瓷刻为极品。
    扬州八刻历史悠久,早在宋代,扬州的雕版印刷已很精致,竹刻亦已流行。明代,扬州的雕刻艺术已经较为发达,小品雕刻颇为盛行。汉族民间艺人巧妙地利用竹、木、牙、核、骨等材料的纹理、色泽等不同质地,运用刀、弓、铲、凿等工具,雕刻成精致而富于天然情趣的工艺品,或用以陈设观赏,或佩带以点缀生活。清代,扬州八刻继承传统,不论在制作技术或艺术创造上均有发展,精微雕刻尤其突出。作品大都出自民间无名技师之手,其中牙、竹、瓷刻也有不少文人雅士为之。金石巨匠吴让之的竹、牙刻堪称一绝,作品精美绝伦,为稀世之珍。画家潘西凤则精于皮雕,声名极盛。郑板桥有诗赞许道:“年年为恨诗书累,处处缝人劝读书。试看潘郎精刻竹,胸五万倦待何如。”近代扬州牙、竹刻名家有黄汉侯 、吴南愚、周无方、何其愚、吴纫之等十数人。吴南愚在一粒米大的象牙上刻百余字。1927年他刻的《红楼十二金钗》等两件浅刻作品,参加巴拿马赛会,并且获奖。黄汉侯开创扬州浅刻缩临技艺,在每方寸牙板上,能刻4000余字,所临作品,犹如原作,神韵极佳。扬州市已启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对扬州八刻等民族民间文化,进行重点保护,使扬州八刻这一汉族民间工艺得到了较好地保留和发展。 而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扬州八刻研究会,更是致力于开展理论研讨、技艺交流和人才培养工作,为扬州八刻再现生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扬州八刻技艺以刀具为主要工具,刀具的使用成为扬州八刻的主要特征。扬州八刻技艺中的刀具是各种各样的,也是逐渐形成特色的。
    扬州八刻的基本技法大体有五种,即浅刻、深刻、浮雕、镂空和微刻等。
    扬州八刻之中,尤以牙刻、竹刻闻名遐迩。牙刻、竹刻有深刻和浅刻之分。扬州民间艺人以微刻、浅刻见长。
    浅刻主要用于竹刻、牙刻、瓷刻、骨刻、发刻和金属刻等;浅刻的特点是技艺精细,虽在牙、竹上作书绘画,仿如用纸、绢一般,横竖撇捺, 擦烘染,刀过如笔,纯熟流畅,一刻而就。
    深刻主要用于砖刻、木刻和漆刻等;
    浮雕主要用于木刻、砖刻、石刻和漆刻等;
    镂空主要用于木刻、砖空、石刻、瓜刻和纸刻等;
    微刻则用于牙刻、核刻和发刻等。微刻则字如蚊足,画似指甲,小中见大,神韵自然。

典雅精细的竹刻
    扬州的竹刻有两种:一种是在竹筠上刮刻作画,如山水、人物和花鸟等;一种是在竹筠上刻字,字体小而微,讲求字体的神似,而扬州尤以刻字擅长。扬州的竹刻刻字源于咸同年间的仪征人吴熙载(1799年-1870年)。他把金石、书法和绘画等多种艺术技巧熔铸于刻竹之中,遂使竹刻的刻字艺术成了专门的技艺。虽字如芥子,但置于放大镜下观看,点画规范、典雅精细。

精美圆润的牙刻
    牙刻,主要是指在象牙上的雕刻。或刻画或刻字,作品体积不大,多以精细圆润见长,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吴让之的牙刻从金石艺术演化而来,他用自创的四角锥刀在象牙上刻字,用圆口刀和“鲫鱼背”刀刻画,莫不得心应手,运转自如。吴让之弟子耿西池、金爵山和赵竹宾亦如此。其后扬州代有传人,入晚清时,刻字愈见精细,出现了泰州人王直,能在方寸以内的象牙上刻字达两千。此后最著名者,当推江都塘头人于啸轩(1853年-1957年)和黄汉侯(1902年-1976年)。

简洁凝练的木刻
    扬州木刻早在汉代已见其端,此后各自发展成为独立的工艺,其中有木板雕刻,内里既包括雕版印刷,又包括木刻版画。立体木雕,主要是指紫檀、红木家具及各种木刻小件以及名胜、豪宅的窗棂隔扇、屏风上的图案和装饰,此外还有注重天然之趣的根雕和精细入微的核雕等。这些各自独立发展的木刻品种,自清代一齐蔚为大观,成为扬州历史上木刻最辉煌夺目的时期。
    信息来源:k8凯发-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信息整理: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 联系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k8凯发的版权所有 k8凯发 copyright © 2010-2019
苏icp备10068214号      k8凯发的技术支持:平邑在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