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扬州城区文昌中路和汶河路交会处的文昌阁,当属扬州地标性建筑,而它曾建在“文河”桥上,南门遗址公园、仙鹤寺、文昌阁、四望亭等景点就串联在一条南北朝向的,不足两公里的汶河路上。昨天,小编从市档案馆和城建档案馆馆藏的多部明清志书和老地图中发现:在明清时期,汶河路并不是陆地,而是一条流水潺潺的小河,名为“文河”,直到1959年,这条河才被填平,成为繁华的汶河路。
相传被视为文脉
这段市河被称为“文河”
明清时,扬州府城内外城河,均统称市河,又叫城河,具有排水、排污、运输的作用,有时仅指城内的河,有时也泛指护城河。
据万历《扬州府志》中《郡县志下·城池》记载,“城内市河。南北各设水门,引河贯其中通舟。”万历《江都县志》中《提封志》记载,“府治东二十步曰市河,城南北各设水关,引河贯其中以通舟楫。”康熙二十四年《扬州府志》中《河渠》记载,“江都市河,在府治东,从南水门至北水门。”雍正十一年《扬州府志》记载,“江都县市河……一从旧城北门水关至南水关,出响水桥而接运河,明嘉靖间巡盐御史吴悌同知府刘宗仁开浚。”雍正《江都县志》中《山川附水利》记载,“明嘉靖年间巡盐御史吴悌、同知刘宗仁开浚市河,辟水门。”历代诸多志书中所记,市河涵盖城内河道,并未出现关于市河各河段具体名称的记载。
小编查找志书中地图发现,位于府衙、县衙的东面,从旧城北门水关至南水关的这段市河,沿河附近设有县学(现扬大附小址)、文魁楼(今四望亭)、文庙(今政协),河上架有文津桥,桥上有文昌阁,上曾悬有“邗上文枢”匾额……扬州的各类文化殿堂都紧临这段市河。相传在古代这段市河被视为文脉,因此这段市河在民间被称为“文河”。
小编看到市城建档案馆藏有一张1957年3月的扬州市人民委员会建设科绘制的“扬州市城区图”,地图上自北城河至南护城河这段清楚地标注着“文河”,这正好验证了“文河”的说法。
翻开档案,发现最早出现“汶河”是在1952年扬州市人民政府建设科的文件《1952年工作总结》里,其中提到“填塞汶河”,“文”字加上了三点水旁,而后的档案中开始慢慢较多地出现“汶河”一词。1959年,政府组织市政工程填河筑路,建成泥结碎砖路面,正式将该路定名为“汶河路”。
曾建八九座桥梁
与现在小秦淮河桥的数量差不多
作为市河的文河上到底有多少桥梁呢?据介绍,明清时期,扬州文河上先后建设了八九座砖拱或砖石拱人行桥,当时河面上桥的密度,与现在能看到的小秦淮河的桥的数量差不多。
汶河最南端,是义济桥。这座桥上有一块奇怪的石头,石头上的主体图案是太极图,旁边是一群虾子。平时这些虾子是看不到的,只有下雨时,虾子才能看到。原因是下雨前空气潮湿,石头转潮。
在现在的育才幼儿园附近是汶河上从南向北数的第二座桥,名叫新桥,又有人把它叫做星桥。黑天鹅商场前,是第三座桥,名叫太平桥。第四座桥叫通泗桥,在现在的通泗街东端。沿汶河再向北,就是文津桥。文津桥以北是开明桥,桥上建有亭子,是当时扬州花市所在地,非常热闹。开明桥向北是迎恩桥。汶河最北端是肖市桥,又名小市桥、宵市桥。为扬州古代名桥之一,隋唐时代即有此桥,其桥址位置据史料记载无大变迁。相传隋炀帝在此设夜市,清宗文鼎诗“丰乐名存酒库荒,隋家遗迹宝城傍,河桥尚忆繁华夜,小市春灯煮百羊”。千百年来桥身多次兴废,原为石桥。现存桥梁于1939年重建。1959年修建。1966年将木桥面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梁板桥。
河道淤塞严重
1959年被填平,建成文昌广场
明清时,这些城内的市河经常淤塞,官府多次动员盐商出资加以疏浚。在《清宫扬州御档》有一份奏折显示,当时有官员奏请皇帝出台法令禁止往市河里倾泼、堆积杂物,以保护城内市河通畅。然而,市河依旧屡浚屡塞。
到了民国初,市河已经多处淤塞,再加上拆除新旧城间相隔城墙,大量砖块泥土倒入,河道逐渐淤塞。到了上世纪50年代初,这段河道的河床几乎被垃圾、杂物填平,几成荒地。
翻开一份档案——1952年度扬州市人民政府疏浚城河计划任务书,“疏浚城河又可与填塞文河相配合,将浚河的泥土输送填塞文河……”反映了1952年文河仍存在,且已淤塞,政府已有计划将之填平。
据志书记载,1959年,为迎接建国十周年,填平汶河筑路,并建成文昌广场。1992年,汶河北路拓宽改造,并在路东建文津园。2002年,汶河北路加宽整治,文津园位置由路边改为路中。
往昔小桥流水,如今汶河路作为扬州城的地标,几经装点,道路两边大树参天、四季花卉竞相绽放,两旁的楼宇延续着白墙黛瓦、古色古香的风格。
信息整理: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来源:
k8凯发-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