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安宜镇学墩巷地名由来与历史文化-k8凯发

    扬州宝应安宜镇有个学墩社区。或问,为何定名为“学墩”?
  从宝应县南街里面到朱家巷有两条巷道可通,北边一条叫小石头街,里面有个“朱方伯公祠”,现在常年对外开放;南边一条叫学墩巷。您若小瞧这不足百米的学墩巷,那就大错特错了,它可是宝应这座千年古城变迁的见证。巷的西端有唐得宝河、唐建真如寺遗址、明建八宝亭旧址。其东端紧连清建朱氏兄弟三进士宅和民国初年所建的陆公馆。南面则是宋建的学宫。学墩巷确是“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它的一砖一瓦都散发着历史的陈香,是一部读不尽的历史书。
    此巷之所以以学墩为名,是因为巷内原有一高大的土墩,此墩面迎孔庙,又在县学宫院内,群众便俗称为“学墩”。故因俗称而名墩,因墩名而名巷,现在又因巷名而名社区。其实此墩另有一好听的“大名”:状元峰。
  旧时的学墩,可能是县城内惟一的制高点。解放战争期间,墩上曾设有木架的防空瞭望哨,每当有飞机临城,学墩上便响起报警的钟声。每当警钟响起,儿时的我便被大人拉着钻进大桌肚下,那大桌上用好几层厚棉被盖得严严实实。其时大人们都吓得抖抖颤颤,而我们却觉得像躲猫猫一样十分好玩。有一次我挣脱了大人的手,从桌下拱了出去。只见飞机很大,飞得很低,几乎是擦着屋面呼啸而过。大人们不顾一切地将我拖进桌肚里,屁股上少不了挨了几下。但当时,我却是寻思,那学墩上敲钟的人是不是已躲起来了,也是和我们一样钻到大桌肚下了吗?
  宝应城内原本没有墩,这个墩是明万历年间用人工堆筑而成的。据说,宝应自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筑城之后,科第乏人,依堪舆家所议,万历十三年(1585)知县韩介请于巡按御史,塞小东门,开小南门,曰“迎秀”。万历二十年(1592)知县陈煃根据教谕卢洪夏所请,在南门外堆起一峰名曰“文笔峰”。卢洪夏又尽捐俸金在学宫大院内的尊经阁后立了座状元峰,并在峰上环植桃柳,竖方亭其上,名“天魁亭”,使孔庙更增添山水灵气。说来也怪,经这么一折腾,宝应的科举居然兴旺起来,此后不断有人中式登科,到清朝更达颠峰。康熙三十九年(1700)先有季愈得中榜眼,康熙四十二年(1703)又有王式丹高中状元,嘉庆七年(1802)再有朱士彦探花及第,三鼎甲俱全,邑人便在学宫前修建了鼎甲坊,牌坊中“鹏抟九万”为顺治间知县王同春所书旧额。县学宫,经历代修缮,渐成规模。这组大规模建筑群,不仅为历代文人学子提供祭孔活动和学术交流的场所,也以其宏丽庄重的气势,扮靓了宝应古城。
    登临学墩极目远眺,沧溟在目,长河如带,平湖似镜,帆樯往来穿梭;夕阳既下,水影连空,渔火历乱,却似星斗倒悬。伟然称江淮奇观矣。站立峰顶,俯首南视,学宫全景尽收眼底,大有登景山而小故宫之感。
  在学墩之前,宝应就已有一个状元峰,即后来被称为应宿峰的县署后的土山。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知县李瓒在县署后筑状元峰,其年许宏纲撰《新筑状元峰碑》立于其上。被世人称为江淮大手笔的邑人吴敏道曾携酒登峰,并即兴留诗《携酒登李明府新筑状元峰》。后来吴敏道修万历县志时,在县治图内仍清楚地指明县署后为状元峰。学墩既立,为兴科利考,则以状元峰名之,县衙内的便改为应宿峰了。两个状元峰,世人为易分辨,聪明的将学宫后的状元峰俗称为学墩。
  建国后,学宫内的状元峰逐渐低矮夷平。学墩虽不再存在,但学宫仍由教育单位使用,先后有宝应中学、宝应师范、实验小学、画川初中在此为校。近年,政府出资重修学宫,再树鼎甲坊,寻回失落民间的石碑,将湮没多年的泮池清浚一新,使学宫成为宝应古城重要的历史观光点。现在,又将城中小学迁来学宫,教学楼在学墩旧址上高高耸立,与大成殿前两株历尽400余年沧桑、枝苍叶茂、高大挺立的古银杏交相辉映,成为一幅融汇古今的绚丽画卷,为学墩描绘出新的篇章。
    信息来源:k8凯发-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信息整理: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 联系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k8凯发的版权所有 k8凯发 copyright © 2010-2021
      k8凯发的技术支持:平邑在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