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宝应县的内部水系,随着水源的变化和流域性河道的变迁,几经变更。明代以后,逐步形成灌排体系,经过四、五百年的治理,日趋完善。建国以后,响应国家“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兴办了大量的防洪、灌溉、排涝等中大型工程,同时,对县内水系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造,使水利事业得到飞跃发展,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水利资源。
一、唐宋时期的水系,陂塘之利,甲于天下。
唐代以前(公元六世纪),我县靠引塘水灌溉。当时西有白水塘、羡塘,中有津湖、白马湖,东有射阳湖、博支湖,据《淮南水道变迁史》记述:“陂塘之利,莫盛于此。”是水利条件最好的时期。那时,县内的河道,主要是连结湖泊陂塘,然后分布到田间。较大的河道有黄浦溪河,古称“夹耶”,是沟通射阳、白马二湖的邗沟故道。另一条河道,就是津湖、白马之间的支渠,经宝应穿城而过,就是现在的城市河。南有潼河,宽数十丈,于潼口寺出口入湖,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唐王朝在射阳湖屯垦,建立了射阳、天平一片的内河水系。宝应运堤最早只有湖边单堤,为宋江淮发运使张纶所筑,具体年份,旧志记载有差异,《明嘉靖宝应志》说天禧年间《民国宝应志》说元祐年间,两者相差七十年,均在公元十世纪。当时湖堤上建石埝斗门,以泄水为主,结合灌溉。宋泾河开凿于南宋嘉定八年,以朝代命名。泾河也是一条很早就有的河道,三国、隋、唐时,就是沟通东西的主要河道。其河尾太仓,就是隋文帝的粮仓。据《山阳志》记载:“明正统五年(1440年)修泾河坝,以通舟楫,景泰初知府邱陵建闸置仓,交兑盐城诸县漕粮。”
二、明清以后的水系,建闸开河,发展灌溉。
现有运河线路,是从明朝开始形成的,从明朝初年(公元十四世纪)到万历四十一年的二百四十六年中,先后在湖外开挖了宏济河作漕运,筑成全县九十里运河东西堤,并陆续建成子婴闸、沥清闸、江桥闸、氾水闸、瓦甸闸、朱马闸、刘堡闸、蔡桥洞、宋泾闸(即跃龙关)、城北滚水坝、三里沟闸、五里铺民闸、七里沟闸、十里铺民闸、八浅王家洞,九浅李家洞、黄浦闸、泾河闸等东堤闸洞十九座,西堤窑沟闸一座。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知县韩介上报开支河。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知县耿随龙筹官银白金数千两,募夫开东路沟渠,并捐助奉金及公费余款二百七十两,开运西阴骘河(现金湖至宝应航道),万历十七年(1589年)知县陈煃疏浚各支河通海口。从此,初步建立了县内排、灌水系。清康熙年间(公元十七世纪)将运堤闸洞进行整理,自南而北,归并为子婴闸、王家洞、张家洞、军河洞、王家洞、乔家洞(氾水以南)成家洞、张家洞(氾水附近)从家洞、范家洞,丘家洞(瓦甸附近)杜家洞、汤家洞(刘堡附近)跃龙关、儒学洞、李家洞(宝应附近)、黄浦闸、泾河闸(宝应以北),及西堤北闸。清代中叶以后,又相继建成小涵洞,泾河耳洞、三浅四洞、三浅五洞(即前涵洞、双涵洞,原淮安县命名)、黄浦耳洞及西堤叶云闸、叶云洞、王鼐洞、梁淮洞、三里沟上下石闸(又叫通湖闸)南窑闸、瓦甸闸、七里闸、民国时期又新建朱马耳洞、新民洞。前后几经调整归并,到建国前为止,东岸有子婴闸、风水洞、军民洞、永安闸、胡成洞、张成洞、郎儿洞、从家洞、朱马耳洞、朱马闸、汤问洞、新民洞、跃龙关、孙家洞、学洞、乔洞、黄浦闸、黄浦耳洞、双涵洞、钱涵洞、泾河闸、泾河耳洞、小涵洞。西岸有叶云洞、叶云闸、王鼐洞、梁淮洞、北闸、南闸、七里闸等闸洞三十座,并配有相适应的灌排水系。那时的河道大多是灌排不分,或上排下灌,也有少数专用的排水河道。
宝应县的入海去路,原来全部排入新洋港支脉,经盐城北门天妃闸入海。从历史痕迹来看,我县旧有水系全部是东西向,汇集于广洋、射阳等湖,经黄土沟、宝应大河,经过水洪等口门输入新洋港水系。后因沿海垦区逐渐东移,新洋港线路加长,加之1931年以后,盐城筑起大圩,堵塞了部分河道,向东去路受阻,因而部分地区被迫压向东北射阳港。那里北有淮阜高水压境,且入海线路又加长,所以排水条件日趋恶化。关于这一点,我县关心水利的先辈早有察觉,他们认为:“各闸洞以河为喉,以广洋、射阳诸湖为腹,以串场和为尾闾,以海口为归墟,海口不通,则串场河不流,则诸湖高仰,诸湖高仰,则支河旁溢。……不浚海口是为引水占田,不浚支河,是为设阱自陷”。
三、旧水系的布局及其特点:淤浅弯曲,机会均等。
明清王朝早有规定,运堤水闸官建官修,以泄水为主,兼以灌溉沿运以东大面积民田。涵洞民建民修,专为灌溉沿运高地,有的是地主专为灌溉自己的土地而修建的。灌溉水系基本上灌排不分,但在总的布局上也有相对的分工。以泾河溪河为例,钱涵、小涵灌溉沿运高地,退水入泾河,到蔡桥段以下又以泾河作灌河,两岸分别排水入水位较低的绿草荡、邵家沟;双涵洞和乔家洞,灌溉溪河上游高地,排水入溪河,小垛以下,又以溪河作灌河,排水入邵家沟、中心荡等排河。为划分高低排水区,紧靠溪河北岸,又有一条和它相平行的地龙河,以便将低水通过小垛地龙排入邵家沟。这样高低地排涝分开,使回归水得以充分利用。
其次,旧有河道的特点是浅窄弯曲,沟河相通。其作用是抬高上游水位,以降低提水扬程,排涝时亦可滞纳高地涝水。一般沿运高地涝水两三天才到东荡。照顾到圩田积水抢排入荡。同时沿运地区,也安置了一部分湖泊洼地调蓄雨水。如灶户荡、刘家潭、胡网子等,这些土地,荒而不废,生长芦苇蒲藕等经济作物,以发展沿运地区副业生产。各条河道,以湾道代替节制建筑物,翻开旧地图,在地面高差0.5米左右的地方,都有较大的湾道,有的象s形。如泾河的余家湾、溪河的吴家湾,郎儿河的大官庄,永安河的毛家湾等。采用“三湾抵一坝”的方法,调和上灌下排的矛盾。各干支河道形成坡地水网,舟楫四通八达,既方便运输取肥,又促进农工商的综合发展。以南乡涵子河为例,沿线小尹庄、王通河、氾水镇碾坊、米厂、粮行林立,成为南部粮食集散市场,兴盛时期,这三处碾坊机米厂近三十家、以出产糯米著称,吸引了通、如、海、启、泰、靖等地粮商,旺季粮船靠镇停泊达数里之遥。在里下河素来享有“卖不尽东南,买不尽西北”的盛誉。这一带还是粮、油、棉、布交流的场所,经济比较活跃。在农业生产方面,农船也是田头作业的主要运输工具,运肥、运粮、运把都靠农船。一般种田十亩以上的农户,都少不了农船,因为船只能代替繁重的体力劳动。
然而,旧有水系也存在不少的缺点:首先是灌排不分,地下水位比较高,不利于土壤通气,有碍三麦生长。其次是河床浅窄,枯水期,下游水源紧张,有时河水枯竭,上下游争水灌溉。车水花费劳力较多,招待费用大,有的地方每天“八餐三遍酒,打点麦子跟车口走”。部分高田和实心地带引不到水,只有抛荒或种植旱谷,如子婴河公社北部大面积抛荒,由农垦商十大公司开垦。夏集西部本来也是大面积茅草荒,后来开新河引进永安河水,才开始长水稻。再次,受封建把持和小农经济的限制,有些河道被地主用作“风水”,或被恶势力阻拦让路,河道弯弯曲曲,田块支离破碎,不利于集体耕作。另外,排涝时滞纳上游内涝,对高地影响不大,但部分高中之洼,有时也受到程度不同的涝害。
四、建国后治水的曲折过程:实践认识,摸索前进。
解放初期,首先抓了运堤加高培厚和湖圩恢复工程。新建了大兴洞,实现了临城地区人民数十年的愿望。一方面改建了军民、胡成,张成、双涵、钱涵、梁淮、堵塞风水、从家、孙家、王鼐、叶云等涵洞,修建了永安、朱马等水闸;同时归并了湖圩木涵洞,以提高防洪输水能力。从1955年开始,才着手治理农田水利。当时,运河向里下河送水压力较大,沿运闸洞常因送水漫圩水淹麦田,加上1949、1950、1954三年内涝,运东排涝矛盾突出。那时我们缺乏治水经验,也没有通盘规划,只能就事论事地从送水排涝出发,疏浚旧有河道。笼统提出拓宽浚深,裁弯取直,切滩撩洗三项措施,但因河床失去控制,上游灌溉水位降低,下游内涝压力加重,后来被迫层层建闸节制,以调和上下灌溉矛盾。1956—1957两年,在旧河建闸一百七十余座,搞自流灌溉50万亩。当时虽节省了大量的车水劳力,但由于灌排不分,田间工程又不配套,大面积漫灌串灌,三麦受渍,小秧受淹,麦茬田不能及时爽水种麦。特别是在陡降暴雨或此旱彼涝的情况下,不能及时开闸排涝,造成人为灾害。因此增产效果不够显著。
1958年,在老运河西开挖了新运河,利用出土新筑西堤,堤顶高程海拔12.5米,超出最高洪水位二米以上。此后在新西堤上先后新建了山阳闸,中港船闸、中港洞和瓦甸洞,东堤改建了新民闸、丰收洞,新建了跃进洞。当时在极“左”思潮的支配下,搞一刀切的高标准淮河网化,结果新河既未建成,旧水系又被打乱,加之受“共产风”影响,水车都被破坏,不得已层层打坝灌溉,灌排矛盾更为突出。当时全县共打大小坝头一千五百多道,号称“千坝之县”。1959年伏旱,中稻严重减产,60年夏涝,61年春旱,搞得十分被动。
通过几年实践,总结了经验教训,认识到搞自流灌溉,只有排灌分开,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效益。但由于当时元气尚未恢复,只能面对现实,由低级向高级逐步过渡。从1961年起,利用旧河灌排分工。灌溉利用地势较高的涵闸河,加高河堤,分级节制。选用地势低洼的河道作排河,废除节制建筑物。灌排矛盾略见缓和。但由于田间工程不配套,漫灌串灌的现象依然存在。加之旧河灌溉水位抬得较慢,排河河底高接不上反水(荡水)非灌溉期,影响船只通航和居民饮水。且旧河河线湾曲,田块不方正,排河不深不密,地下水位仍难以降低,急需进一步整治。
为制订切实可行的规划,1961年夏秋,我们组成了查勘组,冒三伏酷暑,对本县南片进行了实地查勘。吸取以往经验教训,层层征求意见,初步制订了整治规划,确定在充分利用旧有水系的基础上,整治干渠、排河,浚河加圩,挡、排、引、灌、航五方面结合。支渠以下新建为主,利用旧沟为辅,因地制宜搞方正平整。田间工程灌、排、抢(抢排)、降(降低地下水)、耕作、交通、田头运输,通盘考虑。在实施步骤上,分四先四后,即先利用后改造,先急后缓,先干后支,先土后洋,循序渐进。并有机结合发展林、牧、副、渔及商业、粮食网点布局。这一规划,通过五年实践,在66年又进行修订。调整了灌排模数,并根据稻、麦、油、棉轮作的布局,提高田间工程标准。十年动乱期间,水利建设步伐并没有减慢,但由于受极左思潮影响,重形式,轻效益,片面追求大面积方格直线,规格标准不断改变。有些地方简直是“信口开河”,“一任书记一个样,一块地区一片天”。到处出现今年挖明年填的现象,真是劳命伤财。以望直港河南一段涧沟为例,十年间新旧开了三条,搞得国强大队的一块土地四分五裂。在“以粮为纲”的思想指导下,大面积围垦芦苇荡,搞单一经营。既减少经济收入,又自塞排水门路,缩小蓄水滞涝面积。纵横排河,强调上下一般大,高低一线通,笔直一条线。河床无法束水,又无建筑物控制、调度,形成高低水不分。再加上白马湖下引河高水南犯,南部邻县增加排入我县的泄量,宝应湖又承受引江济淮的蓄水重担,等等原因,致使我县东荡西湖自排机率大大降低,提排时间拉长,农本加大。过去新洋、射阳两港排水,现新洋港去路受阻,射阳港受淮阜高水顶托,雨涝期间难以排泄,只能退水种麦。新开的黄沙港排涝效益显著,但我县河床受到限制,只能控制一定的泄量。引江站抽排,沙沟以南效益显著,我县只能间接受益。总之,外排的条件不是很有利的。而县内高低地之间矛盾突出,过去沿运涝水(客水)雨后三天才到东荡,高低地各有专用河道,互不干扰,东荡圩田可以早期抢排。现在高屋建瓴,上午降雨,客水下午即到东荡,高低水不分,低田自排机率大大降低。河湖涨水幅度成倍上升,过去里下河湖泊成群,既能排涝,又能调蓄;现因围垦切断通道,减少容蓄,对灌溉排涝和多种经营都不利。以我县为例,围垦面积十余万亩,按最优灌溉水位1.4米,蓄水深0.5米计算,即少蓄三千余万立方水,可供30万亩泡田用水,以排涝水位二米蓄水深1米计,减少滞涝容蓄量七千万立方水。若三天排出约三百个流量,五天排出一百六十个流量,七天排出还需一百多个流量。整个里下河因围荡垦荒减少的容许量格外可观。所以纵有引江站提排和增加部分入海流量也难以救急。其次,围垦后水面和水生植物水产品减少,使生态平衡受到一定破坏。
五、汗水换来幸福水,宝应大地绘新图。
在宝应县委和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七十多万人民辛勤劳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经过二十多年的整治,目前新水系已基本取代旧水系,已建丰收、永安、郎儿、朱马、新民、二里、大兴、八浅、黄浦、泾安、小涵、山阳、中港、瓦甸等灌溉干渠十六条,三中沟、潼河、芦氾河、朱马河、新民大沟、宝射河、二里排河、大兴排河、南泄水河、大溪河、黄浦排河、大泾河、涧沟、芦东河、营沙河、山阳大沟、长虹河、运西中心排河、中港河及旧有大官河、宝应大河、宋泾河、新安河、柳堡大河、大三王河等主要排河二十余条,圩口216个,支渠420条,支排河678条,斗渠4850条。渠系到田,三沟配套,条田方正,麦作期可降低地下水1公尺以下,自流灌溉面积达70万亩(保证面积45万亩),机电灌区近30万亩。基本达到“百日无雨保灌溉,日雨五寸不受灾,中型洪水不破圩,公社集镇通车船”,为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渠堤圩堤普遍营造了绿化林带,圩内水面大都放养了鱼蟹,为防风固土、多种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
于此同时,运堤闸洞又进行了改建、扩建或归并。至目前为止,东岸有丰收洞、永安洞、胡成洞、张成洞、郎儿洞、朱马洞、新民洞、跃龙、跃进洞、大兴洞、泾河洞、小涵洞等十二座,西岸有山阳闸、中港洞、瓦甸洞三座。另有宝应、中港、南运西船闸三座。以上闸洞全部为机动启闭,部分已改为电动或油压启闭,改变了过去绳拉篙挽的笨重操作。报废闸洞,西岸残留在运河中埂,已经在这次工程中全部拆除;东岸除上下游部分拆除复堤外,洞身大部分填土埋入东堤。以上是我县境内水系形成和发展的概况,供研究水利的同志作参考。由于追溯时间较远且变化复杂,差错和遗漏在所难免,同时在认段方面也可能有主观片面之处,请同志们修改补充批评指正。
信息来源:《宝应县文史选辑》第二期 信息整理:k8凯发-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 | 联系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k8凯发的版权所有 k8凯发 copyright © 2010-2021
k8凯发的技术支持:平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