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的早饭是在烫饭(即泡饭)里加了几个粘食子饼,说老实话,我已经起码四十五年没有吃过这东西了,还是以前在农村时吃过的。
宝应的粘食子饼,是用糯米面做的,也会掺和一些米面,不发酵,包上诸如红糖、芝麻笋、豆沙的馅心,做成直径五六厘米、厚一厘米的圆形小饼,小火炙烤熟。可以做好后直接食用,更多的是在煮粥或煮烫饭时放在里面,又可口又耐饥。
我曾写过一篇关于水锅饼的文章《耐饥抵饿的水锅饼 》,宝应的粘食子饼与水锅饼有相似之处,都是在粥或烫饭锅里煮后食用的,它们的大小与外形也差不多,材料也以米面为主,口感也相近,有咬嚼,都能耐饥抵饿。
但二者也有不同之处:一是粘食子饼有馅心,水锅饼没有;二是粘食子是预先做好,在粥或烫饭快好的时候放入,而水锅饼是就着粥锅现做;三是粘食子饼以糯米面为主,而水锅饼以米面为主;四是粘食子饼有买的,现在是五角钱一个,而水锅饼只能是自己做。总体来说,粘食子饼更精致更好吃一些。
这个粘食子饼宝应也叫粘食饼,我在网上查了一下,东北有粘饼子,材料与做法与宝应大致相似,只是他们是用油煎,而宝应基本不用油,但也是灸烤出来的。再查一下,这是东北满族人的小吃,又叫粘饽饽。
我记起了儿时在北京,胡同里的小孩子经常念叨的儿歌:“吃粘饽饽沾你牙,好吃不好拿,沾你大门牙!”那时北京的许多小吃,像萨其马、栗子面窝头、奶油炸糕、焦圈、糖火烧、排叉、蜜三刀等都是旗人喜爱的风味食品。
我还写过一篇小文章《宝应话中的某些语汇与满语有渊源? 》,里面对宝应方言中某些词汇与满语的相似进行了比较,我觉得:“在南宋时期,宝应所处的江淮地区是宋金拉锯战的战场,百余年间战火不断,所谓‘烽火扬州路’。这期间有许多北方移民来楚州与扬州。应该是那时大量的移民和外族入侵使得这一地区的方言产生一些异变,如果说有满语流入或影响了这一地区的方言,也是有可能的。”
那么,宝应如果除了语言,还有一些食品或风俗也与满族相似,是不是又为北方移民来宝应多了一些佐证呢?
信息整理: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