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扬州有个别称叫“吴州”-k8凯发

因为每周回老家看望母亲,总要从吴州大桥经过,就在心里嘀咕,扬州的别称那么多,为何叫“吴州”?究竟藏着一段怎样的历史?
因为好多人没弄清楚这段历史,所以把“吴州”、“吴洲”写错,我曾请同事专门写过一篇报道,但搞混的现状依旧存在。我查了一下,停电、停水通告里大多错成了“吴洲”路地名。因此今天就来唠叨两句,梳理一下扬州为何叫“吴州”?
地名不仅是空间的坐标,也是文化的坐标。历史上,扬州行政建置区划变化太大,至今可以从地名、别称上还能看到历史的印痕:邗、广陵、江都、吴州、江阳、淮海、惟(维)扬、芜城、竹西。
今天就来聊聊扬州的别称“吴州”。
这个“吴州”不简单,历史上有5个地方叫过“吴州”。分别是今天的苏州、绍兴、扬州、鄱阳、泰州。别的城市我们就不去纠缠了,就来看看扬州是什么时候改称“吴州”的。
其实,隋唐以前诗词里提到的“扬州”,不是今天的扬州城,大概率是指如今的南京。诸如六朝乐府民歌《莫愁乐》云:“闻欢下扬州,相送楚山头。探手抱腰看,江水断不流。”这里就是说的南京城。
历史到了南北朝时期,大象元年,也就是公元579年十一月,北周政权梁士彦攻下广陵城,将其改名为吴州,于是今日的扬州又多了一个别名“吴州”。
到了隋开皇元年,隋政权也要横扫南方,隋以上开府仪同三司贺若弼为吴州总管,镇广陵。
隋朝开皇九年,大隋军队灭掉南方政权陈之后,改“吴州”为扬州,尽管总管府还设在丹阳(今南京),但扬州这个名称已经与江北这座城市合一了。隋炀帝在江都宫作《泛龙舟》一诗,诗曰:“轴轳千里泛归舟,言旋旧镇下扬州。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说的就是现在的扬州城。一直到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才将扬州治所从丹阳移到江北,设州治于江都。
扬州这座城市使用“吴州”名称,从公元579年到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吴州为扬州。前前后后可能为11年。因此扬州的这个别称不为大多数人熟悉。
虽然扬州称“吴州”的时间较短,但扬州城与吴文化的关系,却是源远流长。
扬州的建城史就是吴国开启的。公元前486年,“吴城邗,沟通江淮”。吴王夫差之所以开邗沟,筑邗城,是为了实现吴国北上争霸的大国梦。可见吴文化对扬州的影响甚早。
到了汉朝建立以后,扬州被视为吴地。当时,吴地会稽人没有勇猛的首领,刘邦担心强悍的会稽人会挑衅西汉政权,便封刘濞为吴王,管辖三郡五十三城,定国都于广陵。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扬州是被看作江南的。据说湾头的茱萸古村,就是吴王治下的一个古村落,打着鲜明的吴文化印记。
这两位吴王,见证了扬州的吴文化传播史。扬州人对他们的历史功绩没有忘记,在竹西佳处还建有一座邗沟大王庙,供奉两位吴王。
吴州大桥
信息整理: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 联系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k8凯发的版权所有 k8凯发 copyright © 2010-2021
      k8凯发的技术支持:平邑在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