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之称始于宝应-k8凯发

      翻开宝应城区地图,人们会发现,南北两端的大运河临城时都向西弯曲,状如弓之背,而经小新桥至大新桥向北的城市河,虽然较为狭窄,却直如弓之弦。缘何如此?原来这段河道的前身即为邗沟、夹耶渠(溪)和宋泾河的古运河。而我们现在所见的大运河,大体上是明朝初年漕运改道西行,浚深湖道,先后构筑西边和东边两道大堤的结果。
     
唐开元年间,新科进士储光羲任安宜尉,赋诗《安宜园林献高使君》表达对一位隐退官员的劝慰。其中两句“十里次舟楫,二桥通往来”记录了当时安宜县城的繁华美景。二桥,指的是今人俗称的大新桥、小新桥。桥下通过的河道,便是当时称为邗沟、夹耶渠(溪)的举世闻名的大运河。

    《宝应县志》:“东汉建安初,为避博支(广洋)、射阳二湖风浪之险,广陵太守陈登对邗沟进行一次较大的改线,凿西道(即夹耶),自樊梁湖(高邮湖)北口,经津湖(界首湖)、开凿马濑(白马湖),北至(楚州)末口入淮,为邗沟直径运河之始。(邗沟穿越后来称为安宜县复又改称宝应县的白田)隋大业元年(605)拓浚邗沟,循东汉建安故道。”“渠广四十岁,渠旁皆筑御道,树以柳。”旧制以营造尺五尺为步,四十步为二百尺,换算一下为60多米,这就是1400年前宝应段邗沟的宽度。为何要这么宽呢?若是没有这样的宽度,隋炀帝驾幸江都(今扬州)之时,那四层楼的龙舟及绵延十余里的庞大船队如何航行?可以断言,在当年从隋都洛阳到江都的通济渠和邗沟上,是没有一座象样桥梁的。
    大运河上最早架设的桥梁,是在隋炀帝死后的唐初。隋末,位于今宝应西南40多里的安宜县城被杜伏威屠毁。唐武德四年(621),安宜县移治邗沟之上的白田,从此白田便改称为安宜。及至唐贞观年间,新安宜得水陆交通之便,逐渐兴盛起来。为连接邗沟东西两岸的土地,吴国公(后封鄂国公)尉迟敬德(即尉迟恭)下令造桥。也许因为他信奉道教,崇尚登仙升天的方术,即以”孝仙”二字作为北边一座大桥的名称。唐上元三年(762),寓居安宜的尼姑真如献八宝于朝廷,帝王认为“得宝应瑞”,于是颁诏改年号、赐县名,从此“宝应”又取代安宜作为县名,一直沿用至今。南宋嘉定年间,孝仙桥重修,被改称嘉定桥。此桥原来应为三孔,长六十步以上,既高又大,“平地中望桥上人,如行峻岭之景。”(刘中柱语)史载,明正德十四年(1519)秋末,明武宗朱厚照南狩,在大学士梁储陪同下,傍晚时分微服登上桥顶。尝了宝应的糕后,还对这种民间美食津津有味地夸赞一番呢!南边的大桥名曰广惠,亦为尉迟敬德监造。明孔承志《修学记》称:“广惠桥最崇壮。”明嘉靖年间,因重建新城,北闸被堵,宋泾河水仅靠城南跃龙关注入,水源不足,流量不大,加之常不疏浚,河道逐渐淤狭,至明隆庆时,桥虽仍是三孔,“今止中孔通流”了。明崇祯四年(1631),洪水决堤,二桥均被冲颓。由于漕运改道西行,原宋泾河已成市内之河,只需承担一般航运和城区供水任务即可。为缩小河面宽度,便在两边新砌砖岸,用瓦砾和泥土填实。刘中柱于康熙九年(1670)写成的《宝应名胜纪略》中说:“河形宽,居人侵占久而狭,两岸皆屋,亦有楼者。”逐渐形成了“人家尽枕河”的水乡民居特色。如今,昔日漕运通道那帆樯如林、百舸争流的繁忙景象早已无从寻觅,然而,它曾是邗沟、曾是夹耶渠(溪)、曾称为宋泾河的运河史,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记载于多种史籍和方志之中。
    《宝应历代县志类编》:“隋时夹耶在安宜东北。唐迁今治,北枕白马湖,夹耶(渠)始贯城中……《通考》:宋元河道,其由南而北者,自高邮樊梁湖入宝应境界首、新开、汜光、清水(今刘堡南仍有清水口地名)诸湖,穿城入宋泾河,过广惠、嘉定二桥,入白马湖,过黄浦溪,入射阳湖……元王恽诗:‘重桥穿宝应,一岸入高邮。’其水路虽由北而南,然足为穿城过桥之证。”所以,我们依据史实郑重向世人宣告:大运河上最早架设的大桥在宝应县安宜镇,而且是两座——孝仙和广惠。更有必要强调的是:北宋元丰三年(1080)书成,八年(1085)颁布的官修地理总志《元丰九域志》中说:“宝应有运河。”《辞海》也在“运河”辞条里明确指出:“大运河在唐以前称为沟、渠、漕渠、漕河、运渠,宋代始有运河之称。元明以来渐成通称。”将两者仔细对照,可作出这样的结论:“运河”二字得于宝应。“运河”之称始于宝应。此乃白纸黑字标明的具有千年历史的事实。今天,国家正在积极准备为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这条全长2700多公里的线性文化遗产上,宝应作为一个光华四射的亮点,已闪耀了两千多年,应当有它合理的位置。
    信息整理:k8凯发-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 | 联系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k8凯发的版权所有 k8凯发 copyright © 2010-2021
      k8凯发的技术支持:平邑在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