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小调都是产生于民间。在民间的各种风俗活动之中,由口头创作又经过口头广泛流传,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的被加工进行再创作,使之更加完美。
扬州民歌是由“劳动号子”和“民间小调”结合而成的。从调性上说扬州民歌大多数以五声音阶徵调式和宫调式为主,六声音阶和七声音阶调式亦能见到。其民间小调曲式结构多为“上下句”或“起、承、转、合”式的单乐段。“号子”里有:以衬词命名的《小刘姐姐》、《黄黄子》、《隔里隔三垛》、《格朵朵》等,有以句式命名的《四句头》、《五句半》、《抢八句》等,也有以唱词字数命名的《七字唱》、《串十字》等,还有以曲牌命名的《刮地风》、《西凉月》等。
民歌的基本演唱形式是一人唱众人和。“号子”和“小调”的歌词既有与劳动直接相关的叙述,也有对艰辛生活的感叹,既有“赞古人”、“唱花名”的警句,更有对纯真爱情生活的歌颂和向往。集中反映了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各种生活情趣。
“小调”又被称之为“小曲”,是中国民歌的一种。“扬州小调”即属于这种小曲。它广泛地流传于江苏淮扬一带,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扬州小调有流畅的旋律,规整的结构,极具艺术感染力。小调的内容大多数是歌唱历史故事、历史人物、才子佳人的离愁别恨,赞美扬州地方的风土人情,更多是描写爱情故事的。曲调优美、委婉、流畅,结构严谨整齐是中国民歌中的佼佼者。清代小调《春调》、《八段景》、《虞美人》等为其代表作。
其现代代表作有《扬州小调》、《拔根芦柴花》、《茉莉花》、《杨柳青》、《四季歌》、《数鸭蛋》、《撒趟撩在外》等等。
信息整理:
k8凯发-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