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绘制《扬州运河图》为大运河“申遗”添珍贵史料-k8凯发

    500年前,明朝政府绘制《扬州运河图》为今日大运河“申遗”再添珍贵史料。扬州市水利文史专家徐炳顺经过潜心研究发现,一幅绘制于明代弘治年间的《扬州运河图》,不仅是目前被发现制图时间最早、准确定位扬州运河的水利图,更直观地反映了500多年前,扬州运河行水走势,确切记载了古代漕运在扬州境内河湖分家的史实,将为大运河“申遗”增添又一份珍贵史料。
    一部扬州运河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古代扬州发展史。那么,古代的扬州运河,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漕船从“水上漂”到堤内行走
  徐炳顺向记者展示的是一幅影印图,据称是引自成书于弘治九年(1496年)的《漕河图志》,绘制的主要是扬州运河部分。图中标称了千年运河扬州境内自宝应白马湖起,至瓜洲,经仪征“四闸五坝”分流入长江。
  “扬州治水,历来都是政府高度重视,群众积极参与。”徐炳顺告诉记者,最早时候漕运可以说是“水上漂”,漕船在湖区随水流而行;发大水的时候,船是好走了,可是沿线的老百姓却遭了洪涝灾害,苦不堪言。后来到了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经淮东提举陈损之提议,“自扬州江都至楚州淮阴筑堤三百六十里。”于是,扬州运道有了筑就的湖堤。
皇帝听从平民建议开渠筑堤
  有趣的是古代的皇帝还肯听从普通老百姓建议,在河湖之间开渠筑堤,让行船变得更加安全。据史料记载,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明朝廷接受宝应县一位普通群众柏丛桂的建议,动员淮安、扬州两地5.6万人,从宝应的槐楼到高邮的界首,穿凿直渠40里,并且还在湖堤之东又筑一堤(即河堤),在湖堤与河堤之间形成河道,将湖、河分隔,船只由以往的湖中行走改为河中航行。
  “引水于内行舟,自是堤无溃决之虞,民亦休息,而舟行称便。”这是扬州运河有东堤之始,实现了渠化。平民百姓柏丛桂成为实施渠化第一人,后人称“柏氏堰”。虽然不久堤废了,但这事至今仍然是一个美谈。
康济河,“河湖分家”第一河
  “从这幅图中可以看出,黄河夺淮后不久,扬州境内的漕运就开始实行河湖分家了。”徐炳顺举例说,明朝时候,高邮湖被漕运人称为第一鬼门关。“湖中刮小风,浪大没船头”,湖区一年到头都有风浪,如果碰上台风,湖里白浪滔天,船舶难行。尤其是运送官粮的漕船,最怕碰上台风,漕船都是平底的,耐浪性差,上百艘漕舟,很可能在片刻间全部翻覆沉没。
  明朝初年,扬州和淮阴(今淮安)之间的水上运输船只一直在管家、射阳、白马、范光、石臼、新开湖、甓社、武安、邵伯等湖泊中行走,所以早先人们把这段称为“湖漕”。为使船只航行安全,摆脱湖中风浪影响,依湖开河,将河湖分隔,成了当时朝廷、治河人员的最大愿望。
  弘治三年(1490年),政府开始实施河湖分家。时任高邮知州的毛蹇到任后,与户部侍郎白昂联合,在湖堤之东三里,筑成“自城北三里杭家嘴至张家沟,长竟湖,广十丈,深一丈有奇,两岸拥土为堤”的河道,实现了河、湖分开。因湖、河分开,人获康济,明孝宗皇帝赐名为康济河,这段也被称为“白公堤”的河道,是扬州漕运线上实行河湖分家的第一条河道,时至今日仍在发挥作用。
万历年间“水上黄金道”贯通
  高邮康济河开成以后,宝应范光湖即宝应湖,成了扬州运道的第一险。徐炳顺介绍,当时的南粮北运必经宝应范光湖。自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工部主事杨最提出按照高邮开挖康济河(弘治时)的模式开河之后,到万历十二年(1585年)开挖弘济河时止,其间提议请开越河的官员非常之多,但一直到万历十三年(1585年)才浚治完工。神宗皇帝一高兴,就赐名“弘济河”。从此,扬州运道脱离了范光湖(即宝应湖),不再受范光湖风浪的影响。
  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总督河漕史潘季驯以原来湖堤为东堤,从宝应南门外至黄浦又筑西堤二十里,截湖为河,北接通济河(位于淮安),宝应月河形成,实施河湖分开,从此运道不再经白马湖。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总督刘东星命郎中顾云凤、扬州知府杨洵,督民夫挑邵伯月河,长十八里;又开界首月河,长千八百余丈,使运道离开界首湖。
  至此,扬州湖漕全改为河中行走,奠定了扬州运河“水上黄金道”的基础。
    信息来源:k8凯发-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信息整理: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 联系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k8凯发的版权所有 k8凯发 copyright © 2010-2019
苏icp备10068214号      k8凯发的技术支持:平邑在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