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这句俗话原本只说的是“补碗”行当,后来语意逐渐扩展,泛指没有必要的工具和手段,不要逞能去做专业的活计。
所谓补碗就是用金属扒钉把陶瓷器的碎片连接在一起,恢复物器的结构原状。它关键的一道工序是钻眼,陶瓷器质地坚硬,必须用金刚钻方能奏效。视所补器皿的大小,钻眼大小由之,大的如黄豆般,小的像针眼。防止钻头打滑,打钻前先要用钢钉凿出钻眼位,无论是打眼还是钻孔,都必须小心翼翼,“软硬兼施”,粗枝大叶会造成新的破损,遇到较真的主家,补碗匠生意不成,还得赔钱。这类补碗的工艺局限在日用陶瓷器,因为凡补过的器皿一眼就能看出。钻孔排列在裂缝的两侧,隔上一段合适的距离钻一对,然后用大小适当的金属扒钉扣住,轻轻地敲打,使之连成一体,“劳燕分飞”的碎片终于“破镜重圆”。古玩行的补法与这完全两样,要使补过的物件做到天衣无缝,必须用胶粘贴。经过这样处理的陶瓷器,能蒙住涉行不深的“马大哈”,卖出个好价钱。
过去,平常人家使用的器皿以陶瓷器居多,后来才有了搪瓷、塑料、铝制和不锈钢的。陶瓷器价廉物美,但缺点是容易破损,一不小心掉下地或与硬物撞击,便四分五裂。倘若不
是粉身碎骨,碎片完整无缺,还有弥补的手段,可以请专门的工匠“补”,这一行当被统称为“补碗”。
日常使用陶瓷器很普及,因此各地都能看到补碗匠,他们一般没有固定的摊位,挑一副简易担子,内存必要的工具和材料,走街穿巷揽生意做,从那“补碗哦,补碗哦……”吆喝的长腔中,你能发觉他们不是本地人。操此营生的,以江西老表居多,景德镇是我国著名的瓷都,产量丰富,由此衍生出“补碗”行业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有一句歇后语:江西人补碗——自顾自,即是从补碗钻孔时发出的“口兹口兹”有节奏的声响引发的,它似乎没有讥讽老表的意思,而是抨击自私自利的行为。随着补碗行当的消亡,这句歇后语也已淡出江湖。补碗匠大多身怀绝技,小到酒杯,大到几个人合抱不过来的酱缸,他们都有本领使之“完璧”。有些人家,祖传的珍贵瓷器有了裂纹,未雨绸缪,预先给“补”起来;而寻常人家,生活节俭,只要“补”比买新的便宜,一只破碗他们都不舍得丢弃,凑合着补一补再用。当然,如今可不这样了,瓷器磕破了,一扔了之,谁也不会想到去“补”。